第3章 第 3 章

大大的木板上画满了正字,提着木炭笔的白发青年再添一笔,清俊优雅的面孔上露出令人不忍直视的狞笑,这是他第9998次向楼至韦驮挑战了,一定要在第一万次之前达到彻底碾压。

‘我一定要让楼至韦驮也尝尝抄书抄断手的滋味!’

没错,这就是听禅的愿望。

别小看理科男的执着,他们或许情商直,可智商不直,凭着听禅对幻魔曲修修改改几十年,最终达到了如今与楼至韦驮五五开的胜负率,足以证明他的毅力!

不过,或许这与楼至韦驮每次暴力教导后总压着学渣抄书一样,听禅觉得自己有必要掰回一局,否则他能记一辈子信不?

不远处传来的熟悉檀香,听禅便知道正主来了,木板随手扔出去,镌刻无数蝇头小字的佛珠仿若有生命一般,陡然绽放玄奥金光,一百零八颗佛珠四射开来,以天罡地煞阵列排序,结成一座悬浮无数梵文的强力结界。

下一刻,端庄秀丽的佛者缓步而来,身侧端肃平和的佛者亦步亦趋。

蕴果谛魂看着年轻的白发佛者目露微讶,眉心的梵印熠熠生辉,周围佛光耀耀,竟不能夺得其半分风采。

看到听禅,蕴果谛魂似乎有些明白为何旁人对他尊崇有加,但好友楼至却颇为头痛了。

这一身佛功隐隐带着功德之力,更甚者居然还有丝丝紫色龙气游走,那是被上天与百姓眷顾而显现的外象,楼至的师弟前世到底是哪位高德,竟有如此气运庇护。

这些都不重要,楼至韦驮带着蕴果谛魂在听禅面前盘膝而坐,为二人介绍道:“听禅,这位是吾相交多年的好友,法号蕴果谛魂,目前正在游历。”继而转向后者道:“好友,这便是吾之师弟,师尊圆寂前赐法号:不昧因果,不过吾等都习惯称其为听禅。”

经过楼至韦驮这些年坚持不懈的‘教导’,听禅内里虽然还是那个耿直的二愣子,但他面上绝对端得住,一身气度绝对是在师兄的拳头下教导出来的。

“阿弥陀佛,未曾相迎,是听禅失礼,望前辈见谅。”一举一动,融山化水,如沐春风。

蕴果谛魂心中感慨,不愧是楼至的师弟,一举一动已经有牵引天地异力的征兆,这份实力已然有问鼎先天的资格,

“阿弥陀佛,佛友见外了,吾与楼至平辈论交,当不得这声前辈,况且听禅佛法之精湛不下于吾,达者为师,称前辈二字更加不妥。”

听禅越听越惊奇,讶异的目光递给楼至韦驮:师兄你这么暴躁的和尚居然能交到如此憨厚老实的朋友?不容易!

看懂了听禅眼神之意的楼至韦驮又想打师弟了。

什么叫他暴躁?作为一个佛修,只要不是遇上你不昧因果,吾的气度修行还是很平稳的,你难道不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吗?

听禅会反思吗?他要是会反思哪里还有斗法的事?

师兄弟俩眉来眼去完全没避着蕴果谛魂,惹得后者看他们的互动越发想笑,心中却隐隐感慨他们的感情深厚。

日常互怼完毕,听禅不再理会师兄送来的怒视,恢复表象对蕴果谛魂道:“辛苦大师迁就师兄,他这人脾气不太好,惹到点子就容易炸毛。”

毫不避讳的话语,与蕴果谛魂之前见过的佛修完全不一样,这样率直的性格,他总算明白楼至为何之前会担忧听禅会冲撞佛乡前辈了,照这么看,百分百会与佛乡之人起冲突。

不等他细想,周围陆陆续续传来脚步声,抬头望去,只见形形色色的佛修或沉静、或肃穆、或慵懒、或悠闲,也有三三两两与人低声交谈者,细碎却不嘈杂。

若非蕴果谛魂知晓这只是师兄弟二人的一次斗法,看这架势,他也会误会乃是一场小佛会。

“楼至,吾算明了为何会传出那样的传闻了。”这样的氛围,令蕴果谛魂更加期待听禅的法相天地。

本该习惯的楼至韦驮经由蕴果谛魂提醒,扫视一圈周遭,方意识到人数确实多了……好吧,不是点,是很多,几乎占满早课广场的三分之一空处,这哪里还是那个人员稀少的善恶归源?他与听禅斗智斗勇的这些日子,渡如何到底接纳了多少人进来?

恍如隔世说的就是楼至韦驮了,听禅倒是啥感觉都莫得,上辈子被围观的还少吗?眼刀子戳身上都不带动弹的,更别说就被一圈人包围而已,还是坐着的。

看着蒲团几近坐满,没有位置的人化物自带蒲团,渐渐再无人进入,守门的小沙弥放才将门关上,‘砰’的一声,昭示幻魔境正式开启。

下一刻,只见原本略微闲适的楼至韦驮与听禅瞬间严肃起来,师兄弟二人对视一眼,梵音同时出口,磅礴佛力从二者身上喷涌而出,仿佛星河星子,化为一尊巨大的金色佛像,遥遥悬于半空。

再眨眼,佛珠范围再度扩大,绕着周遭静坐的人低飞一圈,有的人伸手接住将其握在掌中,有的人则视若不见,静待下一步。

旁边,渡如何截住一颗佛珠递给蕴果谛魂道:“佛友,若想参与其中,必须接住佛珠方可,这是媒介。”又笑了笑道:“不过安全无虞,尽可放心。”

蕴果谛魂看看身边梵音吟唱的楼至,低声问道:“无佛珠又如何?”

渡如何显然习惯了这种问题,轻车熟路的回答道:“无佛珠参与亦可作为旁观人,能得多少启发,端看个人缘法,佛友无需忧虑。”

听闻此言,蕴果谛魂算了放下了心,安然等待开启。

没让他久等,很快,上方金佛积攒了足够的佛力,佛元鼓荡之间有细碎梵文闪烁,与佛珠上的梵文相护呼应,佛珠发出与金佛像一模一样的光芒,熟练的人已经闭目将心神沉入佛珠之中,而好戏,将将开锣!

金佛像佛元浩荡,有袅袅檀香环绕方圆,周围景色已然变换,只金佛像伫立不动。

蕴果谛魂注视着铺开的画面,意识到法相天地已正式开始,遂收敛心神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从身边经过,交谈,言谈举止与苦境大相径庭,却自成一体。

蕴果谛魂看到了一位抱着画卷的悠闲书生,情态与之前自己见到的一位佛者并无二色。

显然后者也看到了他,却未曾交谈,而是浅浅一笑,擦身而过。

此时,渡如何声音在蕴果谛魂身边响起:“佛友,佛珠之力可让你等成为境中人,跟随故事的发展去做选择,一念成佛,或一念成魔,汝所扮演的角色好坏与否都在佛友一念之间,这便是法相天地的规则。”

说到这里蕴果谛魂已经明白了,这是参与他人的人生,难怪佛友说好坏与否都存于一念,这种历练之法,确实堪称奇闻,也是最有效的历练之法。

他低头看看身上大变样的着装,选择跟着人流缓缓前进,心中却思考着:楼至变成了谁呢?

楼至韦驮和听禅又在哪?

他们当然是在主角和配角身边,这也是二人的常规操作。

楼至韦驮不知道,听禅却熟悉的很,这种设定好故事大纲,任由玩家参与的角色扮演,就和玩游戏一样,最后打出什么样的结局完全没有规律可循,而且参与的人还这么多,不论是配角、路人甲还是炮灰。

楼至韦驮作为金佛像的佛元提供者,他们自然是把控大局,也就是左右主角的思想。

举个例子,主角是一位将军,他身后的朝堂已经腐败不堪,面对自己的忠君爱国思维,与身后无数的百姓,是否该放起义军进来?

放,忠君之心破碎,百姓步入战火。

不放,朝堂腐败,钝刀子割肉,百姓依旧苦痛不堪。

如何抉择?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但面对家国,面对无数无辜之人,一人拯救不了所有人,该何去何从?

蕴果谛魂看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开始选择阵营,有的加入了起义军,有了站在了将军身后,还有的人选择了朝堂。

不同的抉择,带来的结局也不尽相同。

救百人而杀一人,可对?

选君国而弃家眷,可悔?

为天下弃笔从戎,可遗憾?

顺天命看人间更迭,心可动摇?

人生百态,人世百态,他们是佛吗?

不,他们不是,他们修佛,更修的心。

“修佛非是佛,修心即修果,阿弥陀佛!”

睁开眼,一道带着笑意的目光落在蕴果谛魂身上:“恭喜大师。”

是听禅,他算是全程见证蕴果谛魂顿悟的人,楼至韦驮应该也看到了,不过他也有所感悟,此刻正在消化吸收,顾不上说话而已。

蕴果谛魂面对听禅的恭喜面带惭愧:“听禅之法相天地果真奇妙,蕴含的佛理看似不显,实则直指本心,妙哉,妙哉!”

这话对听禅而言没有半分触动,他至今为止对于佛修们的所谓修行还是一知半解,幻魔境展现出的一切,是他站在前人肩膀上投射出来的。

不过听禅本身便是一个三观端正的人,现代的思维早已深深刻在他的灵魂深处,便是多么离经叛道,他也不会抛弃那份坚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无数先辈历经几千年才总结出来的心血,深深根植在他的心中,这点永不会改变,更不需要任何礼教与规矩来束缚。

若有一日,前方道路有阻,听禅不会后悔,亦不会回头,认定正确的道,那怕此路不通,那也抡起拳头砸一条路来!

蕴果谛魂可不知听禅的经历,他心中所想是楼至韦驮说的话:不愧是身负功德与庇佑的天慧之人,楼至说的对,听禅之能,未来必定大放异彩,前提是不会走歪。

蕴果谛魂思考着要不要帮楼至教师弟,而听禅可不知他心中所想,此时,渡如何沉浸在幻魔境中未曾清醒,而门口的小沙弥踌躇的过来,看看闭眼没反应的楼至韦驮和渡如何,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听禅用佛珠代替自己支撑金佛像,起身来到小沙弥身边,道:“出什么事了?”

“听禅师兄,刚才有一位自称天佛原乡使者的人让我将这封信交给楼至师兄。”

听禅一脸懵逼,扭头看看毫无反应的楼至韦驮,想想接过信打发了小沙弥,也没看到其中内容,顺手就放在楼至韦驮身边。

至于天佛原乡是嘛玩意?对不起,听禅压根不知道。

倒是听到小沙弥话的蕴果谛魂欲言又止,不过想想身边好友还不知是何打算,遂又沉默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