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博望坡拒敌

新野是荆州最北面的一座小城,可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备的名号依然吸引了诸多荆州豪族前来归附,长沙刘氏甚至请刘备将外甥寇封收为义子。寇氏一脉出自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寇恂,寇封之父承袭了罗侯的爵位,封地就在长沙郡罗县。但是寇封之父早亡,家族也就此衰败,只好依附舅舅一家。出身名门的寇封自小尚武,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正好当时刘备未有子嗣,于是同意收寇封为养子,改名刘封。

除当地豪族之外,一些荆州官员也乐于和刘备亲近,比如刘表的幕僚伊籍。伊籍,字机伯,是兖州山阳郡人,仪表雍容,富于辩才,自刘表入荆时便得到任用。伊籍仰慕刘备之名,常往来拜访,两人相谈甚欢。

在汝南扑了个空的曹操暂时还不想与刘表开战,便决定掉头去攻伐北方的袁氏兄弟。但刘表的格局似乎并不限于荆州,正逢交州牧张津被部下所害,刘表为染指交州,旋即派遣属下赖恭出任交州刺史,希望抢在朝廷任命官员前占有交州,同时他又任命部属吴巨为苍梧太守,以接替刚病故的史璜,与赖恭两相呼应。曹操可不会坐视刘表扩张,迅速以汉廷之名拜交趾太守士燮为绥南中郎将,督交州七郡,旨在抗衡刘表在交州的势力,敲打其目无中央的行径。刘表不肯示弱,命刘备带军北上攻入叶县,想趁曹操北伐之际还以颜色。建武将军夏侯惇受命和于禁、李典一同南下,与刘备军相拒于博望坡。

两军相持近一月后,刘备突然于一日早晨烧营退走。夏侯惇正要起兵追击,李典劝阻说:“敌人无故撤退,恐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浓密,请将军慎重。”夏侯惇听了有些犹豫,于禁却说:“刘备突然撤退,很可能是粮草用尽,未必就有埋伏。”夏侯惇毕竟立功心切,于是没听从李典的意见,和于禁一同带兵去追击刘备,让李典留守大营。

刘备果然早就设下了伏兵,使夏侯惇和于禁陷入了包围。夏侯惇挺枪奋进,想杀开一条血路,却被张飞横矛跃马阻在身前。两人战到三十合后,夏侯惇不敌,又被逼退了回去。倒是于禁头脑还算冷静,在不知敌军虚实的情况下,原地列兵结阵,尽力防御,但在刘备军的猛攻之下依然折损不少。好在早有预料的李典及时带兵接应赶到,刘备望见后思忖自己军力不足,便撤围退走。

收兵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返回府中。走到县府门口时,见一游侠打扮之人正与府外的两名卫士相斗,此人身形飘忽,剑法机巧,片刻间就以剑脊分别拍中了两名卫士的肩膀及腰侧,将二人打倒却不致受伤,看得在战场上惯用剑的刘备也不由拍手叫好。一旁的关羽嗤之以鼻地说:“陆上剑击,不过是近身杂耍,雕虫小技何足挂齿?”说罢就有心上前将那人拿下,却被刘备拦住,说:“此人仪表不凡,虽一身游侠打扮,但又不失书生的文气,且下手明显留有余地,许是来投奔我之人,切不可无礼。”

那边倒地的卫士见是刘备回来了,也顾不得被打中后的疼痛,忙爬起行礼,打败他们的游侠也走上前,对着刘备拱了拱手说:“在下颍川徐庶,草字元直,听闻刘使君以信义著于四海,特来相投。方才卫士拦路不肯让我入府,一怒之下多有得罪,请使君莫怪。”“先生哪里话,备以些许虚名蒙先生不弃,既喜且愧。属下不知先生来意,冲撞了先生,备在此替他们谢罪。”徐庶见刘备谦退有理,没有因自己衣着粗鄙而失仪,内心已高看了一分。

刘备将徐庶迎入府中相谈,论及儒家经义,刘备虽师从名儒卢植,仍自觉远不及徐庶精熟,不由对其十分器重。刘备从言语间得知徐庶原名徐福,早年习剑好为游侠,因替友报仇杀人而改名徐庶避难于荆州。来到荆州后的徐庶早已弃武从文,脱下游侠劲装改著疏巾单衣折节学问,今日之所以再作旧日打扮,也是有心试探刘备一番。

关羽看不上徐庶的剑术,而张飞却另有一番见解,他觉得自己闲来耽于仕女画,正与剑技相类也是一门难得的技艺,未必登不得大雅之堂。徐庶成为刘备幕僚后,张飞也愿意和他亲近,本想带自己的几幅画给徐庶品鉴,可是最近所画的都是自己新娶的妻子,不足为外人观,最后还是选择带了壶酒去拜会。徐庶身上还留有年轻时的豪侠之气,很对张飞胃口,两人大碗畅饮,相见恨晚。徐庶边饮边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听得张飞大为佩服,引为至交。

得悉刘备击破夏侯惇后,刘表有心为刘备增兵让其再次北上威慑许都,蒯越反对说:“刘备广得人心,荆州大族依附者日多,若再予其兵,怕是日后难以控制。”刘表本就提防着刘备,听了之后便作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