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群英荟萃

铜锣声一响,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参赛者们大多在很早之前就决定好了要做什么,比赛一开始,就分别奔向两边的食材区,想要抢先一步取得更优质的食材。

不过好在,主办方准备的食材比较齐全,并且品质上佳,先一步抢到和后一步拿到之间的差别也不是很大。

郭浩这个号称要吃遍大江南北的美食博主也真是挺有能耐的,凑过来跟姜妤还有姜明坐在一起,指指点点的跟他俩介绍了一下有比赛场上的几个种子选手。

“看那个戴耳钉穿皮裤好像唱摇滚的人了没?别看穿的不像是一个厨子,那是姑苏得意楼的少东家。”

“还有那个高个子眉毛上有颗黑痣的男的,是杭城闻香馆主厨的小徒弟。”

“还有还有那个小姑娘,别看个子小小的不起眼,她师傅可是江都和富林春齐名的轩辕茶社的主厨!”

“哦!那是孙绍华还有胡灵,是吴老还有李老的关门弟子,不知道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姜妤感觉郭浩真是一个能说的人,一个人就可以聊出一部电视连续剧!

在这么一大群“名门子弟”之中,向南是相当的不起眼的一个。

姜妤原本还会注意向南那边的动作,但是很快就被其他厨师眼花缭乱的动作吸引住了眼球。

但是这全场有一百多个参赛者,要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话显然是看不过来的。

“爷爷,你觉得这里面有哪几个看起来比较厉害?”姜妤凑到老爷子旁边悄悄问的。

旁边的姜明和郭浩也下意识的竖起耳朵——经过昨天看见姜老爷子和吴老还有李老谈笑风生,郭浩已经把姜老爷子放在“大佬”的位置上了。

老爷子轻轻的瞥了姜妤一眼,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边那个穿皮裤的小伙子虽然看起来不着调,但是你看他那个刀工一看就是基本功很不错的。”

“还有那个小姑娘,刚刚郭小子说是轩辕茶社的传人是吧?面点的功夫很不错,你看她的揉面手法,与众不同啊。”

说着老爷子忽然又想到了姜妤的糟糕的面点功夫,脸一下子就黑了,“你多看看,跟人家好好学学!”

“诶诶,好嘞!”姜妤乖乖点头答应着。

姜妤有些无奈了。

她知道自己面点方面不行,但她不是已经在努力学了嘛!昨天晚上还被老爷子看着揉了几个小时的面,怎么这个黑点就过不去了呢?!

好在姜老爷子也只是突然想到了对孙女耳提面命一次,注意力很快又转向了参赛者那边。

这回老爷子着重观察了孙绍华和胡灵,一边看一边暗暗点头,“老吴和老李虽然因为厨师协会的事务不能专心在厨艺上,但是收徒弟的眼力一直很不错,孙绍华还有胡灵在一群参赛者中绝对是排在比较前面的。”

几人看比赛情况看的认真,没想到忽然听到“叮叮叮”几声。

下意识的,他们就往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

每个灶台上,都有一个小按钮,按了就会叮叮响,这是在告诉大家他的菜品已经完成要上菜了,就会有人过来帮忙把菜端到评委席上。

让人没想到的是,比赛开始才十五分钟,第一个按铃的人居然就出现了。

这次比赛给了参赛者充裕的时间,足足有四个小时,一般人想的肯定是做几个复杂一点的、能体现自己技术含量的菜。

就像考试,人家要做两个小时的卷子,你十五分钟就交卷了。这按铃的人相比于旁边还在慢慢处理食材的参赛者,就有点……太快了?

这“第一个交卷”的参赛者有些名不经传。是一个长相普普通通,看起来有些矮黑的男人,名字叫做丁辉。

如果这不是青年厨师大赛,参赛者年龄限制在三十五岁以下,姜妤都觉得这位参赛者有四五十岁,看起来实在有些老相!

“各、各位评委好!我是来自幸福炒菜馆的厨师丁辉。”

丁辉直接给评委们鞠了一躬。估计是很少参加这样的比赛,说话都有些打结巴。

他做的菜也是很普通的一道家常菜——油焖笋。

把鲜笋剥去外层硬壳,切去老根,用刀背拍松后切成段。然后放入七分热的油锅中煸炒,再调入料酒、生抽和糖翻炒几下,加盖焖三分钟左右,一道油焖笋就可以出锅了。

也难怪丁辉那么快就上菜了。

油焖笋本来就是比较简单的一道菜,但是要真的做的好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像竹笋其实会天然带着一些苦味,在入油锅之前需要先在水里焯一遍。

另外就是油焖笋,讲究一个“焖”字。在前期调料什么的都加好之后,需要盖上锅盖焖煮,直到入味,期间最好不要打开锅盖以免影响味道。

虽然油焖笋做起来挺快,但是需要给五位评委以及五十位特邀嘉宾品尝,,所以需要的菜的分量还是蛮大的,至少得确保每人都能吃到一筷子。

丁辉的油焖笋虽然看着普通,但是味道挺不错的。

竹笋脆嫩,滋味鲜美,最最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回味中带来的一点点甜。

估计是丁辉上菜太快,他本身也并不像是一个专业厨师,导致在品尝之前大家对他的期待值都不怎么高。www.九九^九)xs(.co^m

但是等到油焖笋一入口,一尝。反而觉得味道超出预期,当然了不是那种专业厨师做出来的味道,更像是——家里的味道。

现在比赛方也比较先进,比赛之前给他们每个人的手机上都安装了一个app,只要输入选手的号码就能知道他的基本资料。

“我来查查看。”

姜明快速的输入丁辉的号码,一查,原来他还真的不算是一个专业厨师!

直到半年之前,丁辉还只是个普通的外卖员。

他并不想一直做一个外卖员,所以一直有意识的跟着饭店的厨师学一些做菜的小技巧。

俗称,偷师!

等攒够了一笔钱,丁辉就辞掉了外卖员的工作,和自己的老婆租了店铺开了一家小饭馆,卖的都是一些家常菜。

半年下来,因为店里做的菜味道不错,加上分量足,生意还不错。

这次丁辉能够通过报名成功参加比赛,证明他的手艺确实还不错。但是相比于这一群专业厨师而言,他还是差了不少的。

丁辉也挺有自知之明的,并没有打算得个好名次。

他选择第一个上菜,想的是这样好歹没有和人比较的情况下,说不定能多拿上几分。

还有一点就是,丁辉听说这个比赛据说会上电视,他想着他要是第一个上菜,到时候应该不会被剪掉,可以给家里的小饭馆打打广告什么的。

评委给出的结果其实不出所料。

五位评委都是专业的厨师或者美食家,美味的东西吃的多了,对于这样比较普通的家常菜打分一般都不会太高,都在五分、六分左右。

倒是特邀嘉宾最后给分的有不少,虽然每个人只有一分,加起来也有不少——估计是觉得这道菜有家的味道,值得给点鼓励分。

丁辉最后加起来的得分,是六十三分。

他也没有觉得生气,反而笑着表示理解,很快就去了参赛者休息区。

而有了他这第一位上菜的人打底,后面上菜的人就慢慢的多了起来。

在几个受到着重关注的参赛者中,得意楼的皮裤男是里面最先上菜的。

皮裤男名字叫做许泽,打扮的摇滚风,人也傲气。

看着工作人员把盘子端到评委席,就解释一般给了“樱桃肉”三个字,就直接闭嘴不说话了。

樱桃肉这道菜在《调鼎集》里有记载,“樱桃肉:切小方块如樱桃大,用黄酒、盐水、丁香、茴香、洋糖同烧。”

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樱桃肉虽然形似樱桃,但色泽欠佳。当年得意楼的老师傅就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改良并且做出了新式的樱桃肉。

得意楼的樱桃肉号称的就是形色皆备。而看桌上的这一道樱桃肉,就知道许泽是得到了得意楼的真传的。

眼前的樱桃肉色泽莹润红亮,晶莹剔透,让人看了都不忍心下嘴。

今天的评委之一,美食评论家莫城看了好一会儿才赞了一句,“许先生不愧是姑苏得意楼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这一道樱桃肉比我两年前在得意楼吃的大师傅做的也是不差的。”

许泽倒是诚实的摇了摇头,“师傅说我还差的远呢!”

不过许泽对自己不满意,评审们还有特邀嘉宾们对他还是挺满意的。一圈打分下来,足足得了九十分。

轩辕茶社的小姑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谭初夏。

作为和富林春在江都齐名的饭店,轩辕茶社的点心是江都一绝。

江都的点心,通常总结为四大类:包、饺、烧麦、油糕。

代表性的点心有三丁大包、千层油糕、月牙蒸饺、翡翠烧麦,为江都点心的“四大名点”,正好“包、饺、烧麦、油糕”各居其一。

但是谭初夏今天做的,并不是这四大名点之一。

谭初夏把她的菜品放在评委席上,笑容柔美,“各位评委好,这是我的参赛菜品,鸡丝卷子。”

桌上的菜品外皮金黄,包裹着里面的鸡丝,再撒上一些葱花。外表看起来有点像是日式的厚蛋烧,但是用料完全不一样。

姜妤把分到的一块鸡丝卷子看了又看,才轻轻的咬了一口,嗯~~外皮黄而脆香,馅心鲜美滋润,以甜面酱佐食,松、软、甜、香,果然美味!

“啧啧,没想到没想到啊!我原本以为刚刚那个许泽应该是这场比赛里最厉害的一个了,没想到这个谭初夏的鸡丝卷子做的那么好吃!不行我叛变了,我支持谭初夏!”郭浩嘴里塞着鸡丝卷子还能清晰的说出这么一段话也是很厉害了。

果然最后谭初夏的分数很高,93分,比许泽还高了三分。

来自杭城闻香馆的黄元斌做的是虾爆鳝面。

说起来,虾爆鳝面也是杭城的特色菜了,很多杭城风味的菜馆都有这一道菜。

不过要说做的好吃的,也就只有几家罢了。

这个黄元斌就做的很好吃。

一大……可以称得上是盆的虾爆鳝面,分一分,每人大概就是一次性杯子半杯的量。但是每个杯子里都有鳝段、虾仁、洋葱和蒜苗。

鳝段是炸过的,吃起来比较有嚼劲,但是又不会太老。虾仁鲜嫩Q弹,并且个头挺大。

最值得点赞的是他的面汤,特别的鲜!

比赛虽然提供各种食材,但是像高汤之类的东西是不提供的。不知道黄元斌用了什么材料,能在短时间内煮出来如此鲜美的面汤,但是这道虾爆鳝面绝对值得高分!

黄元斌靠着一道虾爆鳝面得了八十八分。

但是孙绍华和胡灵,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自己师傅的暗示,端上来的菜品虽然好吃,但是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艳的地方,也就八十几分的水准——不过即便如此,也足够晋级下一轮了。

比赛过半的时候。

向南终于按铃了。

姜妤和姜明一看到向南上前,就不由自主的坐直了。

一旁的郭浩注意到了,问了句,“你们和这个人……认识?”

姜妤没有说话,倒是姜明狠狠的点了点头,“有仇!”

“哦……”郭浩貌似懂了一样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作为一本小说的男主角,向南的长相还是很不错的。

看起来阳光帅气,又带了点成熟稳重,剑眉星目的模样,走出来就是个焦点。

“各位评委们好,我是来自江都富林春的参赛者向南。这是我的参赛作品,碧波鱼圆。”

这道菜有些出乎意料。

其实,按照这轮比赛选取自己的拿手菜的原则是,向南应该做凤尾虾的。

——既然当初能拿出来讨老爷子欢心,那证明了这道凤尾虾确实是他的拿手好菜。

但是因为当初做的凤尾虾在老爷子这里受了挫,向南不可避免对做凤尾虾产生了一些轻微的排斥,并且在这样攸关未来的大比赛之中,下意识的就没有选择凤尾虾。

向南做的这道碧波鱼圆,也是他当初在金陵学艺的时候学会的一道菜,只不过他做的一般。

但是他在老爷子这边不是学了一道鸳鸯珍珠汤嘛!

这道鸳鸯珍珠汤的主料就是鱼丸,向南学会之后,对于碧波鱼圆这道菜就触类旁通了。

这道碧波鱼圆取的就是菠菜汁的碧绿以及马蹄的清甜,加上鱼丸的鲜美,汇聚于一碗之中。

上菜之后,除了观察评委们的表情,向南的眼角余光一直有注意老爷子的动静。

只可惜老爷子只是吃了一个鱼圆又喝了一口汤,该给的一分给了,半句话都没有多说,更是没有多看向南一眼,让向南颇有些失望。

“向南选手,你这道碧波鱼圆……鱼圆的做法是不是跟一般的做法有点不一样?”有评委问起。

向南回过神来,解释道,“这是因为家传了一道和鱼圆相关的菜品,在做这道碧波鱼圆的时候我发现用家传的鱼圆做法更能激发其中的鲜美,就稍微改进了一点。”

呵呵~姜妤了冷笑,还家传的菜谱!他怎么没说他家传的菜谱到底是从哪里学的呀!

但是爷爷在一旁不说话,姜妤和姜明也不好说话。而且万一说出来,别人以为向南和他们家有什么关系怎么办啊!所以还是憋着不说算了。

略过了讨人厌的向南,继续看比赛。

最后一个让姜妤注意的,就是之前在电梯里碰到的那位昌盛楼的参赛者。

他的名字叫做林南山。

林南山做的很慢。

是特别慢!

差不多只剩最后几个人了,他才把菜品准备好。

他做的,是一道银丝卷。

说实话,在尝到那一口银丝卷的时候,姜妤是惊讶的。

那天在电梯里听到他的父亲把他骂成个超级大笨蛋,姜妤还以为林南山做的有多么的差呢!没想到最后吃到嘴里,银丝卷的味道还不错。

但是看向自家老爷子,姜妤却发现这一分老爷子没给。

这这这……为什么呀?!

“爷爷,这银丝卷的味道绝对比你刚刚给了一分的那道锅塌豆腐做的要好吧?你怎么不给分呀?”姜妤奇了怪了。

老爷子缓缓摇了摇头,“银丝卷是昌盛楼比较拿手的一道点心。这个林南山是昌盛楼的传人,想必从小就学过这道菜。”

“但是学了十多年才堪堪达到现在这个水准,就证明了他在面点上确实没这个天赋。”

倒不是老爷子对天赋不好的厨师有偏见,他只是觉得林南山如果再这么下去,是没办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的。

不过即使没了老爷子这一分,林南山还是顺利的进入了下一轮。

然而姜妤没想到的是。

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的晚上,姜妤居然又一次目睹了林南山被他父亲骂的狗血淋头的场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