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南郡赈灾9

郡首看着长生一心一意为赈灾,很是感动,他躬身一大礼道:“下官,代本郡两千多户灾民,感激大尊者殿下的恩情。”

左丘明则说:“出诊的事儿,大尊者殿下可免了吧!明儿还要进山,得早些歇息。一些不方便的病患灾民,我亲自带人都把他们抬过来,就在大医药房里诊治。”

“不必麻烦了,患者抬来抬去的,实在劳民伤财,也不利于患者病情。左县令,还是抓紧,尽快搬运粮食吧。”

“诺。”

占宾和森,从各自腰间,拿出腰牌,一并交给了左丘明,大家便各自忙碌去了。

这几日,松兹一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很多人,都几乎没有注意到,在长生小皇子的队伍中,还有一位黑带九段以上的高人——松兹。他一直负责暗中的视察和保护,还负责情报传输。

都城咸阳的朝堂之上,两次参奏长生的奏本,都是在最后时刻,被及时传到的最新情报,给推翻、否定、瓦解了。然而,今儿,朝堂之上,又有人参奏,指证长生与两个监押官勾搭成奸,合谋已久,共同贪污了大批赈灾粮款。

上次参奏长生的内容,本是说:大伙都尽心尽责,全力赈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小皇子殿下,却挥霍赈灾款项,建大医药房……

老百姓却上“万民书”,颂扬大尊者殿下,深入灾民之间,帮贫问苦,治病救人,把自己带来的钱粮,都散发给了灾民。而朝廷下拨的赈灾钱粮,灾民着实没有见着。

可到头来,这个“万民书”成了佐证长生贪腐的证据。

众大臣,不知三番再次的参奏和情报、消息,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都等待着,等待着扶苏太子和李斯丞相的调查结果。

始皇帝嬴政,还如前几次一样,不动声色。第一次参奏的奏本,发给了扶苏太子处理;第二次参奏的奏本,则发给了李斯处置。

而此次,众大臣开始有所期待了,扶苏和李斯的处理结果,固然很重要。而此时,再次参奏小皇子,会不会还如前两次,关键时刻,又来了反转的文书或奏章,亦或是又有新的情报,这个恐怕是更加重要的吧!

果不其然,时辰一到,新的奏本和情报,都一并准时送达。嬴政毫不犹豫地,逐一展开解读。众大臣都学乖了,不再听到义正词严的参奏小皇子的奏章、奏本,就义愤填膺一般,纷纷赞同要惩戒或严查、严办。

诸位官员,都学会了等待,等待着情势的进一步发展。反正嘛,即使不等待,再加急处置,也是对灾情无所帮助。赈灾,还是得靠前线的大臣和官员们。而且,眼下,还没有到真正的,由于赈灾不利,而引发民变;也没有疫情蔓延;更没有传来饿殍遍野之类的重大危机。相反,赈灾情况,是越来越好。

此时,嬴政拿在手中,刚刚加急送达的奏本,是南郡府报奏的,正式的官方关于当前赈灾情况的奏章。

终于,嬴政挥了挥手中的奏本,开口说道:“南郡赈灾取得了重大胜利,好,好啊!”

他把南郡来的奏章交给赵高:“你给诸位大臣们宣读宣读。”

赵高答应着“诺。”便接过奏本,展开,大声读道:

“南郡军民,谨遵皇上圣旨,在朝廷的支持下,在大尊者殿下的亲自督办下,顺利度过了两次大洪峰的考验,安置好了全部灾民,赈灾款项和一万五千斤赈灾谷粮,均已全部下发到位。当下,已做好迎战可能是最后一次大洪峰的准备,各项赈灾物资,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的物资,都已准备发放到位。南郡民众,感激皇上圣恩浩荡,感激朝廷对南郡灾地的厚爱与支援。”

底下的众大臣,听到宣读,都拍手称快,欢欣鼓舞。不过,此时,皇上却脸色大变,用手指敲了敲案桌。很严厉地说道:“诸位大臣,难道没有听出什么问题吗?”

马上,整个朝堂安静下来,安静得针尖掉落下来,都能让人听到。

李斯这时才说话:“皇上,朝廷下拨赈灾谷粮应是两万斤,为何南郡府只收到一万五千斤,这是一大问题;第二大问题是,据‘万民书’所述,大尊者嬴长生殿下,此番前往灾地,所备医药,以及前期赈灾谷粮下拨不到位时,为何全部都由大尊者府自筹和弥补;第三,为何有人三番五次,始终在参奏大尊者殿下?”

扶苏也赶紧说:“父皇,丞相所提问题触目惊心,前两者,儿臣不知。但先前一个参奏大尊者殿下的奏本,儿臣失察,难辞其咎,现已将此人降职降级,不得再出现于朝堂。儿臣本人,愿领罚前往戍边。”

“喔!”官员们听到扶苏如此严厉地请罪,都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

嬴政却说:“扶苏,你身为太子太尉,是应该到边疆监军。所以,朕准了。不过,要过些时候,不必急于当下。以后,包括朕,大臣们每年都应抽出两三月,到下面走一走,视察实际情况,掌握真实、具体的第一手材料。长生曾形象是称之为:‘南巡’。待长生赈灾结束,安然回朝,朕便将准备第一次南巡。”

“皇上圣明,谨遵皇上意旨!”

胡亥这时,不声不响地走了出来,然后启奏道:“父皇,儿臣虽不知赈灾钱粮具体情况,但对内史府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儿臣定将彻查清楚,给朝野上下、也给大尊者殿下一个交待。”

“胡亥,”嬴政接过话,说道:“彻查内史府之事,你回避了吧,还是交由李斯去办。”

“诺,儿臣领旨。”

“诺,臣领旨。”

嬴政此时,倒是想到了长生的母亲,姜夫人早都说过了,她不担心长生将来的官是大还是小,也不担心长生将来的权是大还是小,她担心长生的,是他的天性不善于在朝中待着,而只要在外,就会不断有谗言,难免会被淹没。

长生此次赈灾,还真的是解决了大问题。他既然喜欢做医者,那就让他在外面,替朕多为老百姓做些好事儿,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儿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