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又是廖家寨

部队缓缓走出军营,几个军官则被捆在中军帐等待救援。路上,许多俘虏小声问新派来的什长:“你们到底是不是刺史府的部队?”

“是,当然是,货真价实的是。”俘虏们得到这种肯定答复,心里踏实多了,基本上没人反抗。

三师姐也开始对廖立佩服起来,心想,一支240人的部队,俘虏了400人,不,准确说是403人,有3个人落单,廖立把他们给了刘臭巴,而且还居然没人反抗,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至少自己就办不到。

队伍从军营出来,慢慢拉直,行进速度就快了。部队沿着一条小路,翻过一座大山,天就亮了,再沿着一条小河又走了两个多时辰,太阳已经很高了。这时,前面山麓有一个很大的寨子,廖立说:“部队原地休息,吃早餐,我先进寨子交涉一下。”

廖立带着春儿和6个师姐去了寨子,找到寨主。这个寨主是个50多岁的老者,叫廖均奇,而这个寨子居然也叫廖家寨,让廖立十分诧异。

既然廖立也姓廖,自然就是一家人。廖均奇对廖立等人十分热情,执礼甚恭。当然,不恭也不行,寨前有六七百军士摆在那儿呢。

廖立说:“我们是刺史府的部队,招了一些新兵,借你的宝地搞一下训练,15天左右,保证秋毫无犯。”

廖立拿出500个五铢钱,让寨主找人搭简易棚子、帮助做饭、养马,寨主自然是满口答应。寨主也腾出祠堂和部分房子供士兵居住。敲定这些,廖立回到河边,宣布了军纪,不外乎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准欺负老百姓,不准调戏妇女之类的。讲完后带着队伍进寨休息,可下午就有3名军士调戏妇女,被廖立砍了脑袋。当天晚上,廖立叫各营重新编队,新老搭配,两个老兵油子不服从分配,也被砍了脑袋。

从第二天早上开始,部队进入正规训练,早晚跑步,白天队列训练,廖立每天也会抽半个时辰给大家讲军事知识。春儿等人自然单独训练武功。这个廖家寨离县城有60里地,廖立每天派斥候去县城了解战斗情况。

如此过了20多天,县城已三易其主,首先是黄巾打破城池,接着是朱褒的部队夺回城池,后面是黄巾再次打破城池,双方都伤亡惨重。

但这20多天,廖立的部队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士兵们说话、走路的姿势都变了,近700人的部队成了一支纪律严明、行动整齐的新军队,不仅春儿的几个师姐,连寨主廖均奇都对廖立十分佩服。刘臭巴仍然收获最大,这家伙趁机在当地招了近40名士兵。现在,藤甲兵营已经有了140多人,和其他3个营的人数也差不多了。

这20多天,廖立一直在四处转悠,一边走一边打听情况,他发现这里有几样东西,开发出来都不错,一是草药很多,没人采摘;二是煤很多,质量还好;三是树很多,有些树怕有几百年历史,是建房做家具的好材料;四是土地丢荒多,缺人去种,看着实在可惜。

这次廖立带队伍过来,主要目的是扩军,准备搞到1500人左右就回去,但看了这里的情况,廖立产生了管理这里的想法。廖立对云贵高原还是熟悉的,他回忆了一下,前世这里应该是一个地区,至少有七八个县。廖立想,要是我把这个平邑抢下来,建它三四个县,是不是也可以和朱褒抗衡一下?当然,还有一条,就是可以摆脱义父对自己的控制了。

——这是廖立第一次跳出葫芦寨来思考问题,也是廖立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他终于产生了抢占地盘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廖立并不急着出去,而是想把这里作为一个基地,不断壮大队伍,至于黄巾和朱褒,让他们打好了。

四月初一,廖立终于决定开始行动。廖立在军事会议上说:“时间已经到了四月初了,我们也该把队伍拉出去检验训练成果了。现在,黄巾占据城池,表面上占了上风,但黄巾缺粮,不断派人出来抢劫。朱褒的部队人数减少,只好收缩在南门附近,等待援军,不敢分兵去打出城的黄巾,导致黄巾越走越远,到处为非作歹,这就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消灭黄巾,俘虏黄巾,壮大队伍。”

廖立见大家都跃跃欲试,笑着说:“这次我就不去了,马三强带队,每队出100人,你们的目标是俘虏400人,有没有问题啊?”

马三强大声答应:“没问题。”

“好,你们去准备,我叫人给你们搭400人的棚子。”

“是。”

……

四月初二,马三强带着400人离开寨子,廖立则从士兵中选了10个年龄偏大的军士,又让寨主选了10个村民,组成采药队,开始采药,其他士兵和村民开始搭住人的草棚。

廖立这次采药和以前不一样,重点是教大家认药,所以每发现一种药,就给大家讲解一番,让大家自己去找,遇到大家无法判断的时候,廖立才去裁判。这样,一天下来,药采得并不多,但每个人都兴奋不已,连春儿的几个师姐也很高兴,大家围着廖立问这问那,三师姐现在也不再小瞧廖立,对廖立也尊敬起来。

以前,三师姐经常私下提醒春儿,该回去了,可这段时间反而不催了。廖立每天和几位师姐一起吃饭,会给她们讲一些知识,也不固定内容,想到哪儿讲到哪儿,经常让她们脑洞大开,惊叹不已。所以,吃饭听讲座,已成为她们最惦记的事情,出去练功,一定要看准时辰,时辰一到立即回来,深怕廖立和别人吃饭去了。

除了几位师姐,寨主廖均奇是寨子唯一和廖立吃饭的人,每天也跟着听廖立闲聊,越听越有兴趣,越听思想越活跃,越听越想改变廖家寨的现状,所以廖立要成立采药队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派了进来。

现在可以说,廖均奇对廖立的欢迎,不是因为惧怕,而是发自内心,看着廖立的眼神既真诚又亲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