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相遇(三)

“将军,那边的船队似乎是来自咱们明岛的船只”

山坳里,几名士兵正在远远观看着远处江岸边上的动静,其中一名士兵神色有些不确定的小声道。

“嗯!从舰船的造型和船上旗帜的颜色来看,确实很像是咱们明岛的船只”

童庆生闻言,点了点头应声道。

通过观察,他也发现了靠岸的那些舰船很像是来自大明的水师。

“走!我们过去看看!”

想到这里,童庆生脸上的神色变幻了几下,接着一咬牙站起身道,说完就当先朝着河岸边走去了。

身后,几名亲兵见状呆愣了数秒,紧跟着也快速跟了上去。

“报!大人,南面来了几人!”

河岸,正当李舜臣和李亿祺两人指挥着队伍登岸之时,一名哨探匆匆来报道。

“哦?走,去看看!”

闻言,李舜臣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朝着士兵所指的方向望去,立刻看到了正在赶来的童庆生几人。

“李大人,你们怎么到了这里?”

片刻之后,两边相遇,看着当先而来的李舜臣,童庆生眼中露出强烈的惊喜之色道。

“庆生,你们这是?”

看到童庆生,李舜臣提着的心也是放松下来。

如今,对于这片陌生的大陆他们可以说是全无所知,李舜臣和李亿祺两人都已经做好了有可能大战一回的准备。

“李大人,您有所不知,这里是夏国所属的东落岛”

童庆生见状,虽还不明白李舜臣等人为何会率领着庞大的水师舰队出现在东落岛这里,口中还是连忙出声解释道。

当即,童庆生将他们一行来到东落岛的事宜向李舜臣简要述说了一遍。

“东落岛?夏国?

这么说,邓大人已经带着你们投效了夏国?”

听完童庆生的述说,李舜臣的面上显出一抹异样之色道。

对于邓子龙等人外出寻访外援时,却直接投效其他势力的举动,李舜臣心中颇为不解。

不过,邓子龙的人品李舜臣还是极信得过的,倒也没有怀疑他此举的动机。

“嗯!不错!

大人已被任命为夏国水师北营总管,我们也已经被并入水师北营之中,今日就是大人带领数千夏国精锐来此与我们汇合之日,准备即刻出兵增援明岛”

童庆生却是丝毫没有察觉出李舜臣脸上的异样神色,依旧是神色欣喜地说道。

面对已经共同作战了一年之久的朝鲜军,童庆生并不打算向他们隐瞒实情。

而且,在朝鲜军的一众将领之中,李舜臣与老将邓子龙的关系也是极为要好的。

在历史上,露梁海战之中,李舜臣甚至还因为援救邓子龙而阵亡。

“对了!大人的队伍已经来的路上了,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我还是先派人前往通知大人一声!”

说到这里,童庆生这才想起邓子龙等人还不知道港口这边的情况,当即告罪了一声,就转身去向一名士兵交待去了。

而后方,看着离去的童庆生,李舜臣微微陷入沉思。

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西沙渡口岸边上,李舜臣此番带走的2万多百姓已经基本全部登岸,密密麻麻的人群正忐忑不安地聚集在村口位置,他们之中不少人此时正好奇地打量着这片陌生的地方,一些人的目光更是不时瞟向村里。

若非是有着1000多朝鲜军水师官兵维持着秩序,这些在海上已经漂泊了10天的百姓恐怕早已涌入到了村落里。

对于这些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普通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是比粮食和一个容身之所更能吸引他们的。

躁动不安的人群西面外围,李舜臣、李亿祺、童庆生等人立于土道上,目光远远地注视着前方。

沿着龙川江岸向西的岸边上,一阵密集的脚步声逐渐由远及近地传来,远远地可以看见一道尘烟腾空卷起。

不一会儿,一支玄色士兵方阵就慢慢出现在众人视野里。

整个方阵排成10列,正踏着整齐的步伐朝着村子方向奔来。

队伍的前方,两名身着甲胄的将领骑乘着战马一马当先。

正是得到消息后,从舰船上登岸,并连忙带着近卫营的士兵赶来的邓子龙和本多忠胜两人,高思祥则被留下继续守卫船队。

“汝谐!景受!”

远远地,看到聚集在村口位置的人群,邓子龙立刻就催马疾驰奔来,神色振奋地朝着李舜臣和李亿祺招呼道。

“拜见大人!”

李舜臣和李亿祺两人见此对视一眼,也是立刻上前躬身行礼道。

不管邓子龙如今是否已经脱离了明岛,转投夏国,在李舜臣和李亿祺两人心中,这位老将依旧是他们敬重的顶头上司。

“汝谐!景受!

你们为何会带领着这么多百姓出现在这里?岛上情况如何?”

村口位置,在与李舜臣等人短暂叙旧后,邓子龙看了看两人身后因为近卫营的到来而变得安定了许多的一众百姓,神色渐渐变得凝重,沉声问道。

在村口聚集的一众人群中,邓子龙一眼就看出里面的朝鲜水师士兵数量极少,其余大部分都是岛上的百姓。

难道明岛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邓子龙的心中不由微微焦急。

“大人,事情并不是您想象的那样,明岛如今应该依旧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只是,在属下离开明岛前,倭人大名加藤清正正统领着6万倭军倾巢而出,准备一举覆灭明岛。

当时,陈大人已经采纳众位将军的建议,准备集中兵力防守海州和金州二城。

为此,属下这才向陈大人建言,让属下带领一部分朝鲜水师护送着一部分百姓撤离明岛”

李舜臣将邓子龙脸上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当即明白过来他是误会了,不由连忙解释道。

“退守海州和金州二城?”

李舜臣的解释让得邓子龙面上的神色稍缓,不过接着却又是想到了什么,神色再度大变道。

“不错!收缩兵力,退至海州和金州二城据城而守!”

李舜臣明白,邓子龙这次再度色变必然是想到了明岛上的百姓,当即苦涩点头道。

闻言,邓子龙顿时一双拳头握紧,脸色变得铁青,已然明白了李舜臣话里的意思。

一想到此时明岛上有着数万百姓正在遭受倭军的蹂躏,老将邓子龙的一颗心就不由微微抽搐起来。

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旁人是极难体会倭军的残忍,以及大明军民对倭人的憎恨的。

“走!我们立刻做好出发准备,前往支援明岛,这些百姓就留在这里,他们自会有燕郡官员前来处置!”

当即,邓子龙就迫不及待地向李舜臣和李亿祺两人吩咐道。

“大人,眼下恐怕还不能出行!”

见此,李舜臣连忙上前拦阻道。

“哦?为何?汝谐你是在担心这些百姓?

放心吧!夏国的环境极为安宁,将他们留在这里是不会受到亏待的!”

邓子龙面露不解,还以为李舜臣是在担心村外聚集的这些百姓。

“大人,汝谐不是在担心他们,而是身后有追兵”

一旁,李亿祺见状插言道。

“有追兵?多少人?”

邓子龙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回大人,是徐海统领的倭寇,有1万多人,我们离开明岛的时候就被他们盯上了,之前在航行中就已经同他们较量了一番,若非是景受带人拼死断后,晚上又恰巧碰上大雾,我们恐怕已经到不了这里了。

不过,以我们的估计,他们应该不久也会找到这里,因为我们怀疑带来的百姓中肯定混有他们的奸细!”

李舜臣身体朝着邓子龙靠近了几分,口中低声道。

“徐海?”

邓子龙闻言了然点头,口中低声呢喃,微微陷入了沉思。

沉思期间,邓子龙的脸上不时闪过迟疑和纠结的神色。

“徐海那贼子既然想要寻死,那我们就成全他们!

汝谐、景受,你们速速指挥百姓往西南方向走,沿途自会有人接应你们的”

沉默片刻,邓子龙的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抬起头看向李舜臣和李亿祺二人道。

“大人,难道我们就不做什么防备?一旦这些倭寇登岸,很多地方恐怕都会遭到劫掠!

而且,岸边的这些船只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放在岸边任倭寇掠去?”

李亿祺闻言面露不解道。

“景受放心,沿途的百姓,我也会知会县府那边,让百姓尽快就近避难的。

至于岸边的这些船只,就先让它们在这里停靠一会儿吧!”

邓子龙摆了摆手,转头看向几乎遮蔽了整个龙川江面的数百艘战船,口中冷笑道。

一旁,李舜臣闻言,面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片刻之后,李亿祺虽是依旧不理解邓子龙的意图,但还是随着李舜臣领命而去了,开始立刻带人引导着2万多明岛百姓朝着蓟县腹地挺进。

人群中,起初还有百姓对于这个安排极为不满,不过在随时可能遭到倭寇攻击的威胁,以及得到蓟城那边会有粮食补给的承诺后,队伍还是缓慢前行了。

“来人,拿纸笔来!”

目视着李舜臣和李亿祺两人离去后,邓子龙开始招呼士兵要来纸笔。

“快!速速将这一封信送往船队那边,命人亲手交到高校尉手中,这封信则送往渠黎镇,交到岳将军手中”

拿着纸笔,邓子龙很快就写完二封密函,将其交给身边的亲卫,吩咐道。

“喏!”

拿着两封密函,亲卫快速领命而去。

很快,两匹快马就自西沙渡口疾驰而出,分别朝着渠黎镇和龙川江西线下游奔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