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建文的忠臣≠永乐的忠臣

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又唏嘘的翻页,你我不是这执子者,即便地位高如建文皇帝这样的“真命天子”也难逃出魔咒一般的宿命,或许是命中有这一劫无缘帝位,亦或是天道轮回他无德可做这太平天子。

用而言之他败了,倾巢之下其实也有苟活能逃命的人。中华哲学博大精深,顺势而为良禽择木而栖,除了名声不太好听之外,一切都是老样子。

大开城门归附新朝,跪地臣服山呼万岁恭迎新帝朱棣进城就是了。还不是歌照唱,舞照跳,搞不好能闹个安度晚年,再不济也能多活几年,何苦来哉?

虽说如此,但是我中华自宋开始发扬光大的程朱理学不支持饱读儒家诗书的官员做出如此厚颜无耻的事情来。

哪一支才是大明朱家的大宗正朔,朱棣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这个口水战现在还在打。笔者的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搁置争议,从更远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唯心论,唯结果论都不是笔者的核心观点。

所谓“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这一切背后根本的原因才是本书探讨的关键所在。那么秉承这一基本原则来看黄子橙、齐泰、方孝孺、铁玄等大臣他们的结局,印证了些什么。

不可否认朱棣诛杀建文朝的官员的手法确实残忍,话说回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天子都杀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