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婚事

谁也没瞒的了的沈雨醉回了家就被唤到了书房,沈爹已经等她良久。

“你娘的话你不必在意,你大嫂说话虽不客气,但你是你,微微是微微这话爹是赞成的。

你的婚事爹会慎重考虑,到时也会跟你师父商量,咱家绝不会出姐妹争一男的荒唐事!

至于你娘那边,唉,也是爹忽视了她,竟不知她被微微影响至此。”

这个倒也怪不到沈爹,她离家出走三年,哑娘也和沈爹分居了三年,着实是有些管不到。

“爹想多了,娘什么性子我还是知道的。

偏心有之,但要说不在乎我这个女儿是不可能的,那些话我不会挂心的。

至于我的婚事,嗯,师父其实已经有人选了……”

“你师父给你定了亲事!是谁?”

沈爹瞬间警惕,找杨先生商量是一回事,要是杨先生直接越过他,那他定是不能同意的。

“那倒是没有,只是有觉得不错的人选,但还在考察和斟酌,要定肯定是要跟爹说的。”

先跟沈爹提前打个招呼,省的他费功夫,也避免他真的找到目标,到时再拒绝双方都不好看。

“至于是谁暂时不能说,但爹放心,这个人的人品爹定会喜欢,只是还有些身份上的问题不好解决,爹也莫要再追问了罢。”

沈爹刚想追问就被堵了回来,自家这三女儿说不要追问,那便是追问她也不会说,之所以提前告知他的原因他也清楚。

但要他猜这人是谁他也确实猜不出来,女儿在江南三年,在那边认识了什么人也实在不好说的很。

紧接着沈雨醉的话似乎更作证了他的想法。

“有件事我也正想跟爹说,等吴双回来后,我会带着花朝到江南散散心。

爹不要急着阻止,我去江南也是有正事的。

其一自然是为了让花朝散心,小河村到处都是吴双的影子,留在这里于花朝没好处。

其二是为了珍珠收获之事,这事我必须过去,爹应该能理解。

最后则是想再为大姐采买些嫁妆……”

“你大姐的嫁妆已经足够,不必再费事了。”

前两个理由沈爹还能赞成,可再采买嫁妆着实没必要。

不管是美颜阁还是珍珠的分成,拿出去一个就能吓死人,很是不必再添。

而且从江南采买嫁妆运回来颇为麻烦,再听沈雨醉的意思显然是打算拿自己的银子给大姐添嫁妆,这就更不行了。

“那爹是答应我们去江南了?”

嫁妆买不买到了江南沈爹就管不上了,直接运回来他还能不要?

那些她在江南见到的团扇屏风,妆匣箱笼,乃至一些特色绣品布料瓷器,着实是比河东见到的精致许多。

哪怕美颜阁也做这些生意也是有所不及的,这些都得给大姐买回来。

尤其此次她还是去收珍珠,到时先送一匣回来,让大姐做一件满绣珍珠的嫁衣,必然能风光大嫁。

这个想法大姐订婚的时候她就有,但当时大姐的婚事定在今年入冬,压根就来不及,她还为此觉得可惜。

谁知前段时间元家夫妻带着元通一脸愧疚的到沈家来,开口就希望把两个孩子的婚事推迟到明年。

当时哑娘脸都吓白了,沈爹也黑了脸,定好的婚事被推迟可不是什么吉利事。

好在元家解释的快,原来是元通的外公,一直康健的沙老爷子死了。

要说古人讲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元通是外孙,又是先定好的婚事,办婚事时注意些其实是能继续办的。

偏沙老爷子的死不太好说,他是刚过完六十大寿暴毙死的。

说是老爷子过六十大寿,沙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做了红烧肉,一个买了花雕酒,花雕配肉,老爷子就爱这一口。

老爷子爱吃,几个孙子孙女也爱吃,家里难得吃肉,几个孩子馋的可怜巴巴的。

老爷子心疼孙子孙女,就把肉放着,一天拿几块出来给孙子孙女解解馋。

可熟肉根本放不住,吃了没几日,几个孩子全都拉了肚子。

家里大人一看,得,剩下得有小一斤,全坏了。

沙家就是普通人家,要不是老爷子过大寿,哪里舍得做这么多肉吃。

这下可好,肉是做了,却给放坏了,可不得心疼死。

老爷子心里更难受,想起一盘子肉明天就得拿去喂野猫野狗,大半夜气的挠心挠肺的睡不着,一糊涂竟然一个人全给吃了,顺带还配了半斤花雕酒。

坏肉配白酒,第二天发现的时候半条命都没了,沙家赶紧请了大夫。

可惜于事无补,老爷子上吐下泻根本止不住,折腾了三四日,剩下半条命也没捡回来。

沙家两儿子和元通娘都傻了,这事儿怎么说。

肉是老大家做的,酒是老二家买的,而送肉的——是元通娘。

三个儿女都是一片孝心,却合伙坑死了老爷子,怪都不知道怪谁。

元通娘是自责又难过,也觉得这事儿不吉利的很。

再联想到今年河东大乱,这才敢厚着脸上门说明情况。

有了合理的原因,沈家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家,自然愿意女儿多留。

于是两家商量一番,婚事重新定在明年开春。

过年算一岁,按照这边的说法,这样算是给老爷子守孝一年。

如此一来正好给了沈雨醉去江南采买嫁妆的时间。

沈爹想想小女儿最近的情况,再想想二女儿的不省心。

留下来肯定还有的气生,分开一段时间也是好事。

“那等吴双的,丧事办完,你们想去就去吧。”

沈雨醉想说什么又没说。

哪里还有什么丧事,尸体能回来都是万幸。

安安静静埋了别招眼,不然就是没事找事。

这不,尸体还没回来,找事的先来了。

“沈举人,实在不是我等故意为难,钦差大人是走了,可绿平会的账还得查。

这是绿平会的账本和供词,清清楚楚的记着吴双贪墨了绿平会两百二十两银子。

这笔银子拿不回来,案子就不算结,尸体也没法即刻处理。”

不处理尸体就意味着没法把尸体拿回来,还不知道得拖到什么时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