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魏王使坏李世民早朝宣殷为

长孙无忌坐在一旁,悠悠喝茶的同时,看着李泰不停的砸着书房内的东西发泄。

等李泰发泄够了之后,才开口询问:“殿下心气儿可顺了?”

李泰看着长孙无忌,颇有些委屈:“舅舅,你就这么看着他陈郡殷氏,这般嚣张下去吗?”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开口却有些寂寥:“能有什么办法?你难道不知,那江流儿,如今已成佛身,更遑论,连除妖署都是他授意之下,才有的?这时候和他们硬碰硬,咱们能讨得了什么好?”

长孙无忌未尽之言,更是因为,他们如今的修炼,都要仰仗除妖署,也就是仰仗江流儿。别说大唐的士族对陈郡殷氏都十分不满,到了了,还不是得屁颠屁颠儿地按照人除妖署的规矩来?

修仙路上,他们和那些盘踞多年的士族,哪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可言?

李泰不服:“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长孙无忌眼睛微眯:“咽不下去也得使劲儿往下咽,待我长孙氏真正掌握修仙正途之日,再解决他们不迟。”

他们这些能踏入修仙路的,几乎都算是受了江流儿那秃驴的恩惠。但除妖署每年都有十分严格的考核,不合格的都没资格留下。当然,还有像秦叔宝和尉迟敬德那般,不怎么喜欢除妖署生活,转而离开的能人。

而李泰和长孙无忌,很明显属于前者。

在除妖署中,进阶之快,令人咂舌。尤其是,只要对除妖署做出贡献,就能进藏书楼随意挑选宝物这条规定,更是让人趋之若鹜。

他们长孙氏,倒是还有些子弟留在除妖署中,目的就是为了静静等待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这也是长孙无忌计划中的一环。

这些道理李泰怎会不知?

但他长久在李世民的宠爱下,跋扈惯了,有气一定要撒出去。

“舅舅,现在咱们不能动陈郡殷氏,那稍微给他们使点儿绊子,总可以吧?”

长孙无忌一愣:“殿下想做什么?”

李泰嘿嘿一笑:“明日早朝之时,舅舅就知道了。”

……

翌日早朝。

殷嘉平甫一踏进大殿,就察觉到魏王李泰嘴角含笑,眼神总是有意无意地扫过他。

起先他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后来确定后,当下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魏王怎么了?

为何对他这么在意?

平时看到他的时候,巴不得下巴翘到天上去,今日这番,难道转性了?

或许,是因为昨日在房府发生的事儿?果然,他儿子出息了之后,待遇都不一样了。

这样想着,殷嘉平的腰杆儿挺了挺,欣然接受了魏王李泰的打量。

然而殷嘉平此等行径,看在李泰眼中,便是自大无比。

心中不忿过后,面上又隐隐显出些幸灾乐祸。希望殷嘉平早朝过后,还能如现在这般桀骜。

没过多久,一身明黄的李世民踏入大殿,浑身的帝王气运在其行走间表露无遗。

众人跪地,直呼万岁!

李世民坐在大殿之上,眼神闪过一丝锐利,让他的臣子都平身后,才缓缓问道:“今日可有要事?”

因着大唐开始修仙,是以平日里的事务并没那么多。每日早朝也不过是象征性地问一句这样的话,文武百官象征性地回几句,也就结束了。

他本以为,今日也是如此,正要例行公事一般,宣布退朝时,他最宠爱的儿子,魏王李泰站了出来。

“父皇大喜啊!”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一片寂寂。

大唐的众多肱骨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魏王殿下这没头没脑的,喜从何来。

李世民更是纳闷,但他好歹是大唐天子,气势总还是要有的。

“哦?”

简简单单的一个“哦”字,仿佛在李泰心上敲了一击。他父皇春秋鼎盛,加之又得道修仙,更为不凡,也让他们这些皇子,生不出任何心思来。看他大哥李承乾,虽然身为太子,脑子灵活,但还不是继位无望,整天无所事事?

“昨日儿臣去房府赴宴,恰好亲眼见证了一件,于我大唐而言,绝妙的好事。”

大殿之上的众人都还没什么反应,长孙无忌却猜到了个大概。在众人看不到的角度微微摇了摇头,才又恢复正经。

李世民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李泰先是卖了个关子:“父皇可还记得,陈郡殷氏的殷为?”

李世民皱着眉头念了一遍殷为的名字,紧接着眉头便皱得更加厉害。

“这不是御弟曾言,一辈子都拜托不了痴傻之症的陈郡殷氏长子吗?他怎么了?”

李世民说着,还瞥了一眼殷嘉平,正好看着殷嘉平腰杆儿更挺了些,心下更为不解。

李泰嘴角一勾:“父皇,他如今可不傻了,更令人称奇的是,已经是半步人仙境的修仙者了。”

此言一出,殿上一片哗然。

大殿上的臣子,于昨日房府中赴宴的,毕竟是少数,且因事情发生没有多久,是以都不甚清楚。

而李世民,那就更惊讶了。他御弟那是谁?

前世是灵山佛祖坐下弟子金蝉子,西游大劫之后成佛的圣僧唐三藏,他断言过的事情,竟然出错了?

这还得了?

“魏王,这是早朝,莫要胡言乱语。”不管心下多么震惊,李世民面上依旧在维护唐僧。

李泰此刻却丝毫不惧,他已经看到他父皇掩于双眼之下的好奇和震惊了。

“父皇明鉴,儿臣没有说谎,昨晚于房府赴宴的诸位都能为儿臣作证,当然,儿臣并没有对圣僧不敬之意,只是那殷为的师父,怕是来历不凡。”

长孙无忌适时开口:“陛下,魏王殿下所言不假,那殷为确实有个深藏不露的师父。”

李世民其实早就相信了,他只是没反应过来罢了。

反应过来后,胸中满是狂喜。

虽然他的御弟身份高贵,又为他们大唐设立的除妖署,可说到底,除妖署的背后,站着的还是佛门。

佛门大兴,身为人族的大唐众人本就心中不快,哪怕是能得些好处,踏入修仙行列也是。

总觉得这都是佛门的施舍罢了,而他,大唐帝王,当掌人族气运的,这种憋屈之意,更甚。

如今发现,除了除妖署外,他们大唐可能还有另一条路走,如何能不让人兴奋?

“来人,宣陈郡殷氏殷为进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