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兴百姓苦

“国重,还是民重?”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并不只有字面上的那么简单,其中还涉及了很多。

曹昂深知,自己读了很多书,都不是很了解这些,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尽快给出回答。

甚至是一个陷阱,如果说国重,如果没有人民,哪里来的国家,国家由千万人家组成,民才是根本。

如果说民重,在许多时代,都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存在,其中很多都是广为人颂,没有国哪有家。

不管怎么说,都不是毫无破绽。

所以曹昂这也是给对方挖了一个坑,等着诸葛亮跳进去。

眼睛看着远处,放眼望去,江面上风平浪静,时不时的有飞鸟经过。

此时,典韦正在甲板上徘徊,现在少主和诸葛亮二人,就在眼前的一条小船上,正在聊着。

看似窃窃私语,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隔着十几步的距离,他也什么都听不见,在这里不免有些焦急。

“这是怎么回事,少主过去也不知道和孔明先生聊了些什么,真是急人。”嘴里呢喃一句,已经过去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人闲谈几句,好像两个儒雅学士,正在观景吟诗。

张辽正在清点人数,刚刚一战下来,他们有几个人中箭,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还是要整顿一下。

伤者已经抬下去疗伤,剩下的人基本上完好无损,一个个状态满满,还没有打个痛快。

看着典韦一脸焦急,张辽缓缓走了过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你这猴急的脾气,你觉得在这里动手,他们能逃过我们这千军万马的追击吗?”

张辽淡淡说了一句,想要打消典韦的顾虑。

挠了挠头有些事情不是很懂,不过看着两个人聊了这么久,总觉得不是什么事情。

“你们几个,守在这里,一旦少主出现危险,立刻动手。”

典韦叫来旁边几个士兵,他们手里拿着弓箭,腰间挂着佩剑,装备十分精良。

“是。”

几个人站在船边,盯着小船上的一举一动,丝毫没有懈怠。

对于少主的安危,他们要特别的注意,不敢有一丝马虎,以免出了问题,他们十个脑袋也不够丢。

小船上,诸葛亮手中扇子动了动,略微思索片刻,有些事情还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曹昂的问题,也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其中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在里面。

“忠义,是我在书中所学,而为民,是我在乱世中所学,两者都尤为重要。”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

“在这乱世,我本是一介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是很多时候,道路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

“就算是竭尽全力,恐怕到头来,也是两头空,半生心血付之东流,这就是乱世。”

轻轻的叹息,心中的忧虑已经写在脸上。

微风拂动,诸葛亮鬓角的发丝轻轻飘动,一头黑发里面,夹杂着一丝白发,此时看起来仿佛苍老了许多。

如今乱世,很多人都是身不由己,几大阵营的博弈之间,身家性命被牵扯进来。

能够保全性命,已经是非常幸运的,许多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先生说的不错,果然是心怀天下,目光看的很长远,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淡淡说了一句,又像是自言自语,曹昂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钦佩。

只言片语之间,流露出对天下的远见卓识,有着匡扶汉室正统,效忠主公的忠诚。

同样也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样的人实属难得,总管古今,能列举出来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那么我还要说一句了,亡,百姓苦,那么朝代的兴起,百姓又何尝不苦呢?”

诸葛亮就着刚刚的问题,反问了一句。

被这么突然一问,曹昂顿时脑子嗡的一下,顿时心里有些慌张。

自知计谋不如诸葛亮,如果被当面质问,难免不会露出破绽,哪怕小心翼翼,也很难不出现问题。

舌战群儒的事情,他还是十分了解的,果然是高手过招,招招致命,在游说方面,他还不是很擅长。

“没错,但一切总好过于乱世,只要天下太平,我可以保证,这世上会少了许多百姓的疾苦和压迫。”

思索了片刻,随后开口回答,这也是曹昂内心的想法,天下太平之后,自然是百姓安居乐业要更多。

和那些说客比起来,他还是嫩了许多,不过大方面没有什么问题,诸葛亮也不会出言讽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