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正中下怀

赵德芳只用了一招便瓦解了赵光义的筹谋,明明是赵德昭立了功等着封赏,却变成了赵德芳忧国忧民请旨办差。

赵匡胤安排的庆功晚宴绝对算的上豪华,可是吃在赵德昭和赵光义嘴里,却只吃出了苦味。

一夜无话,赵德芳三人出了宫,好像谁也不认识谁似的,各自回了家。

赵德芳在等证据,所以还不能透露出任何的怀疑之色,但让他再与赵光义二人有说有笑是万万不能了。

翌日朝会,宰相赵普、副宰相薛居正,同时出班奏请赵匡胤实行全套礼制。

诸如龙袍、称呼、仪仗等等皆按严格礼制实行。

接着大学士李昉奏请封禅泰山,一时间朝臣附议,竟无一人反对。

赵匡胤非常满意,故作沉吟之色,最后大手一挥,同意了。

群臣山呼万岁,回音充斥着大庆殿,久久不绝于耳。

正当群臣起身站回原位时,原本就没起身的赵德芳开口了。

“父…皇,儿臣请旨经略西北”。

刚刚宣布改礼制,赵德芳也不知道具体怎么称呼皇上,所以适应着叫了父皇。

看群臣和赵匡胤的反应,应该是没叫错,赵德芳提着的心放下许多。

“详细说来听听”。

赵匡胤知道原委,可群臣不知道啊,另外他自己也想详细了解一番。

“是父皇,百姓丰衣足食则民心思安,我大宋幅员辽阔,江南自古富庶之地,而北方则地广人稀,且物产不丰,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则民心思变,当年五胡乱华致使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儿臣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困境”。

赵德芳语出惊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每次都不同,至少地位不同。

今日的秦王位高爵显,隆宠无以复加,试问还有人敢小觑吗?

赵光义灵机一动,眼看着无法阻拦赵德芳,又来不及给赵德昭请封,那就抢赵德芳的活干。

“圣上,秦王良苦用心为大宋计议,臣弟闻之动容,但毕竟北方地域广阔,臣弟建议多派几人前往北方,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赵光义一副为国为民的表情,看的赵德昭一愣一愣的,一度以为这老小子叛变了。

“圣上,近些年我大宋南征北讨,钱粮用度不少,迁都更是致使府库空虚,如若北方不再需要朝廷调度,将节省无数钱粮”。

计相王仁瞻是大宋财神爷,在财政方面,即使是户部也没有他有话语权。

接着户部尚书石熙载出班复议,这令赵匡胤又信了许多。

“圣上,我朝连年用兵又正值整肃军制,地方军队的用度也是一项重要开销,所以,臣以为经略北方势在必行”。

兵部尚书刘遇也算尽职尽责,考虑的非常全面。

赵匡胤看着兵部户部都同意,这两个部门是花钱最多的部门,心中已经大半支持经略北方。

最后赵普和薛居正几乎同时出班复议,群臣跟着附和,朝堂又是一阵山呼。

赵德芳见目的达到,建议是自己提的,虽然毛遂自荐,但本意并不想去,因为他知道有人会抢活干。

“圣上,臣弟以为齐王德昭精明强干,可以为人选之一”。

赵光义不敢耽搁,生怕赵德芳抢先说话,所以干脆效仿他之前的动作,压根没起来,直接大声喊道。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只需一人总揽全局,再挑人选分赴各地即可,已达事半功倍之效”。

赵德芳紧跟着发言,他也怕赵光义再推荐出张三李四之辈。

“圣上,臣复议秦王所奏,这总揽全局之人要居高位、有能力、有威望”。

石熙载果真是个妙人,赵德芳一铺垫,他就接茬,深得赵德芳满意。

“父皇,儿臣请旨赴北方”,终于轮到赵德昭说话了。

先是赵德芳抢先,后是赵光义抢先,有样学样的赵德昭终于抢了一把。

“父皇,儿臣复议由齐王总揽全局”。赵德芳跟着说道。

“嗯?”

赵光义一脑门问号的看向赵德芳,本来正在想对策的赵光义听完才觉得不对劲。

不对,赵光义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有不对劲,肯定有猫腻。

“圣上,齐王文武双全却是最佳人选,不过还需参赞辅助,臣提请兵部侍郎李继隆从旁协助”。

“圣上,臣提请户部侍郎…”

“圣上,臣提请大学士…”

“圣上,臣提请…”

赵德昭不以为然,赵光义反应过来了,赵德昭虽然是主帅,可这副将都是谁?赵德芳的大舅哥,赵德芳的大舅哥的小舅子,赵德芳的大舅哥的小舅子的姐夫,赵德芳的大舅哥的小舅子的姐夫的老岳父,赵德芳的…

回天无力啊,只有从分派各地的人手上抢人了。

“圣上,既然主帅和副将已经挑选完毕,剩下的就是分往各地的人选了“。

赵普非常是事宜的出班说道,严格来说是抢了赵光义的话。

“父皇,儿臣以为各地人选还是以州府主官为主,以不至于令出多门,甚至扰乱地方秩序”。

赵德芳趁着赵普话音没落,直接封住了赵光义的嘴,而且说的有理有据。

朝会散了,赵德昭昂首挺胸走出大殿,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赵光义则一副不悦之色,自己反应慢也罢了,赵德昭年纪轻轻的简直是个蠢货,还有那一群没用的废物。

越想越生气,费尽心思安排的平乱大功被众人抛诸脑后,怎能不叫人郁闷。

其实这也不怪赵光义,严格来说他是处于被动方,如果不是赵德芳要求的知己知彼,恐怕吃亏的就是赵德芳了。

由此可见消息的重要性,可惜赵光义没意识到这一点。

赵德昭满脑子想的却是到了北方拉拢地方官员和边军,以充实自己的力量。

可他却浑然不知自己等于被支出了长安这个权利中心,而且被赵德芳的人所包围。

至于地方军政嘛,西北有李光睿,晋阳有杨业,燕云十州有折御勋。

这就是资本,如果去的是赵德芳,这些人会更加围绕在赵德芳身旁,所以赵德芳此计无论如何都不会输。

“叔父,叔父,今日朝会大获全胜啊”,赵德昭一副天真的笑脸围着赵光义兴奋的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