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上中策

潘小琼是敢于硬碰硬的角色。

既然目标像明灯一样闪现在前面,她就要打通道路站到灯下,那是一家五口团聚的方向。她开动大脑反复思量:升中考很难用这种三脚猫的工夫,而且这种行为直接教坏老师,怎么可能精诚团结勇创佳绩?三年搏一回,考砸了白废三年还有下一个三年,难道她就连蹲六年?而且就算她拼命硬干,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老师们思想又混乱,怎么搞?那不是无米之炊,是连灶台都没搭好的厨房。听说校长因为业绩突出要调离,她急了,找校长也要调离。

“这两年期末成绩优异,虽说不是中考,但也实现了排第一的预期目标,希望您能说话算数,帮我在商调函上签字。”

校长说大家都优异着呢,不独是你,再说了,优异的成绩也不是你的贡献大,决策很重要,你等初三中考继续优异再向新领导提吧。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女人。

俗话说,惹天惹地不要惹中年妇女,她马上就要步入中年妇女的行列了,明火执仗地闹拉不下脸,写封投诉信让你也走不成。

在当年期末考试评改试卷的考场上,突然出现几个神秘人物,拿走一些试卷并拍了照,然后贾汾镇某些领导受到内部通报批评,具体操作的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被调离,校长受到内部通报批评,调令取消。潘小琼直接找到教育局闹着走人。区属中学去不了,平级转到离市区最近的北江中学。

潘小琼走后,镇级中学开始期末考试轮岗监考,相邻学校的老师领导互相交换学校合作监考,很快推行到区属及市属中学。

老师们跑去邻校监考,没有交通补助,中午在监考学校交钱吃盒饭,没有地方午休,怨气很大。教育局统一思想,换岗监考是为了杜绝作假现象发生。的确有啊。据改卷老师说,除了贾汾镇的特殊标记外,还有作文全部将第一行空下,从第二行开始写的现象。阅卷老师嫌上交改卷组长研究很麻烦,内部交流议论一番就算了。查查查,查来查去又耽误改卷,该咋改咋改,谁学校要打高分打去,你能改到几份?况且还有中考,有本事中考也作弊。

贾汾镇的老师不好过,曾想堵住潘小琼骂她个狗血淋头,不想自己已经成为其他学校的攻击目标:

“你们还好意思骂举报老师!校风差师德差,能招到学生就阿弥托福了!害了我们所有老师,还被质疑学校也不是净土。有你们这种事,听了都跟着丢脸,怎么净!”

“就是。没人举报你们还继续坑人。”

“不止坑人,还坑了教育。”

那就悄悄吧,让这件事随风而去。

一年后潘小琼借调去东正中学,遇到的机率大大降低。时光如流水,抹去不平事。偶尔去东正中学学习,遇到了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个别人还羡慕潘小琼敢于和不良现象做斗争,并在斗争中提升了自己的地位。

潘小琼对于背后的骂和赞一概不知。她先借调去了城郊的北江中学,接了最差的一个班,几个家庭有问题的学生聚在一起。俗话说,不是自家人不进自家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浪渣打起一堆沫,怂人聚拢三五分,次次考试平均分、低分率倒数第一,拖学科小组后腿,拖年级总评后腿。只有优秀率勉强挣脸。下决心整治班风学风,又被级长悄悄提醒别搞出事来:

“考不好不拿千把块钱的中考奖,搞出事来一赔就是几十万。这几个孩子有娘生没爹教,可是一旦出事,寻死觅活让老师赔钱,立马变成金饽饽了。”

“平时不带管的,一旦躺下,秒变脱贫致富的捷径。那可真是,踏着孩子的身体向钱奔……”

这个比方太冷。想像中的画面很瘆人。

潘小琼只好按下满腔的教育热情,以平安过渡为最终目标,死死盯着问题学生不搞事情,适当抽空聚拢选定的目标生进行辅导,保证优秀率不掉下来。以前“名师出高徒”,如今“高徒出名师”,万一有一两个学生冲上去,也是自己的教育成果。正好一年后学校间开始师资整合,北江中学一个常年生病的老师被整合到东正中学,生病的老师以离家太远不方便吃药为由不想去,潘小琼立即找了人,顶替这位老师去了东正中学,无缝衔接进入革命加拼命的节奏,力争交换结束后能留在东正中学。

荣耀也是这样过来的。

潘小琼接了8班,虽然入手时成绩差,但看看整体情况,没有完全不学习的学生,心中喜悦,干劲冲天。半年不到,8班面目一新。到了初三,8班学生选了4班做竞争对手,正合潘小琼之意。赢了4班就赢了中考,学生受益,自己也光荣,留下来就板上钉钉。因为梁进发,4班总平均分下降到第三,可是出成绩后4班还是排在8班前面。

挑战成功的班级可以获得二百元的奖金以充班费,挑战失败奖金就归对手。

“搞鬼的人到哪里都会搞鬼。你小心点没错。”

透露信息的张健正说。

陈芷汀听了半天,只觉得张健正歪人有歪理,冤枉好人。潘小琼的作法没有哪一点能称得上是搞鬼,而且学生的成绩没有必要做假,谁会假到专门失败又丢了到手的钱呢?奖金充做班费也是钱呀。

陈芷汀想批评张健正,又说不出口。这几天心里空荡荡的,回到家里除了伤心还有伤神。张健正拿她当最信任的人聊了半天,虽说没有意义,而且三观不正,但是……聊胜于无吧。

郎有情,妾无心。

黄华又请假了。拿假条给李红英签字时满面红光,精神焕发,迎面遇到同事就笑嘻嘻地点头。不像平时的模样,更不像生病的状态。

当然啦,过于亢奋也是一种病。

陈芷汀去问李红英黄老师怎么了,李红英不肯说,说不是什么好事,黄老师不让说。

“我是因为有别的事想打听一下。你放心好了,我绝对不会说出去的。”

陈芷汀不是一个热爱八卦的人。李红英犹豫片刻,还是讲了。

黄华悲惨的人生因为他人的不幸出现转机:婆婆检查出肺癌。晚期。

五雷轰顶的婆婆想不开,不吃不喝不住院。公公没办法,儿子也没办法。公公天天陪着,儿子也天天陪着。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无贤夫。儿子有大把工作要做,终于送进医院选定保守治疗之后请了陪护就消失了,公公送了几天饭就让陪护按点去食堂拿饭菜,自己有私事要偶尔回去一下。

婆婆最不愿意见到的人是自己的儿媳妇,怕她幸灾乐祸,怕她问到脸上——赶我走的时候你有多狠?没想到自己也有今天吧!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逃。你昧着良心坑我,看看,老天爷替我收拾你呢!

黄华不是这样的人。收到男人电话后她立即行动起来,直接请了一周事假,领导不批,那就三天,然后既往不咎地回到家里帮公公做饭炖汤并亲自送到婆婆床前。

“你爸呢?”

“他有事忙。”

“什么事?”

“可能是找……偏方吧。我见他和几个老人家在聊天,打听事情。”

“哼哼,他是打听肺癌晚期最长活多久吧。”

黄华一时语塞。公公向老朋友转述自己老伴得了绝症之后,的确有询问此事,然后得到老朋友的安慰和指点。但并不像婆婆以为的那样恶毒。

黄华抱着一颗专门服侍期侍婆婆的心来,期望感动将亡之人,在临终之前为自己作主,听到此言,看到此情,心里也生出恶念。

“得水呢?他干嘛呢?开会开会,娘老子的病比不得开会重要吗?”

“不知道。有车来接他。打了好几个电话。”

“是不是那个**人?”

……

“你有什么用?钱钱管不住,男人男人管不住。”

……

“我还没死呢,儿子不见人,老头子也跑了,是想下一个找什么娘们去了吧!呜呜——”

“妈你别这样。不会的。爸爸心里有你,他找人打听也是为了你,你若想见他我叫他来,好不好?”

“得水也许真的有会开。你想见他也没问题,我估计快下班了打电话给他,说你想见他,他一定会来的。”

“真的?”婆婆已是老泪纵横。

“真的。”黄华又树起信心。

“华儿,你是最好的,先前是妈不对,不该赶你走。你搬回来吧,房子是宝儿的,就是你的。我要是走了,你就住在那里,不许你爸找野女人回来,更不许得水带**人回来给我孙儿受气。你住在那里,宝儿成家了,你也好帮他带孩子,知道吗?”

黄华已经做足了工夫,要用最好的表现换取婆婆的怜爱之心,不想婆婆忧思太甚,第一个回合就与她结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力。

“放心好了妈,你一定没事。我听说老人家得了这种病发展得很慢,可以带病生存。你放心,我帮你打听偏方。咱们一定没事。”

听到“咱们一定没事”,婆婆感动得哭了,拉着媳妇的手成了一个老泪人。

果真公公不是无情无义的人,跟媳妇换着班照看老伴,行为没有差池;只是儿子,的确不像婆婆心目中的好儿子。

陈芷汀知道了黄华撤诉的原因,却不知道怎样告诉裘江。她不是委曲求全的人,面对裘江的狠心离开,她不会装作看不见,只是心里抱着一线希望:如果……万一……他不是那么狠心的人……

晚上去给小佰送真真的习题集。徐珊希望涂晓亿同学能在好朋友的亲笔字迹鼓舞下提升奋斗的力量。真真撇撇嘴,把自己的习题集扔给陈芷汀。陈芷汀也觉得玄,但想跟她聊聊,姑且带去吧。如果涂亮在家,最好能够通过他的嘴将黄华的事传过去。

上一次徐珊跟她单独见面时手上戴了一个黄金镶翠的戒指,当时没有心情细看,更没心情赞美,今天想到要问一问,顺便夸一夸。徐珊偏好这口。坐下发现徐珊的手上没有戴黄金镶翠的戒指,开口就问:“你那个戒……”

徐珊的眼神像锋利的匕首一样以终极速度扫了过来。陈芷汀顿了一下觉得奇怪,正想接着问,徐珊在下面踢了她一脚,她才算醒悟过来:这个戒指不是涂亮买的,而且也不是她自己买的,那是谁买的?又聊了一会才突然醒悟:这一定是某个客户给买的。

徐珊经常骂和她一起坐前台的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眼睛毒的很,哪个老板真有钱,哪个老板只是面子上有钱,哪个老板舍得给女人花钱,哪个老板是个大扣门,都能看得清认得明。与前来进行现金存取的老板进行几次亲切友好的谈话就可以挑动人家请她吃饭,然后,当年的储蓄任务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不仅能够拿到高额奖金,还很快得到领导的重用。难道徐珊也……她的心里有点别扭。想到涂亮每次见到自己时笑眯眯的亮眼睛,殷勤招待时的细心,比裘江有过之无不及的耐心,觉得徐珊不该做对不起涂亮的事,想都不该想。再细看几眼徐珊,觉得她的眼神好像精光闪亮了一点,神态轻飘自如了一点,并没有其他太大的异样。也许只是一时拎不清。

一定要提醒她。抨击人心变坏道德败坏,自己又不肯做好,社会怎么会好?陈芷汀想想自己也不能太迂腐,还要提醒她不能让老涂知道。闲聊了一会徐珊问小佰看得怎样了?看好了去检查作业完成没,赶紧洗澡睡觉。

小佰哗啦啦翻着,突然高兴地叫一声:“找到了。”也不回答徐珊问找到什么了,直接进入自己卧室。陈芷汀心说坏了,这小佰拿去抄作业了。不想激怒徐珊当场跟儿子发飚,又回到戒指上。看到小佰关好门,才放低声音又问:“你那个戒指……”

“什么?!”徐珊看她的眼神带着气。跟涂亮的僵持还没有化解,她已经藏匿了所有可能带来麻烦的琐碎,眼前这台摄像机真不带脑子。

“哎呀好晚了,你又要改卷又要备课,别在我这耽搁,误了休息。”

一向都是她要走徐珊非要留,因为留不下就会很用力地抨击现今的教育事业,像这样“理解万岁”的事还从来做过。陈芷汀诧异之余又不好硬坐着不走,只好跟着徐珊的起立也站起来。徐珊没有像往常一样送她下楼,到了门口挥挥手就关门进去了。

看着突然在自己面前关闭的锃亮的不锈钢门,陈芷汀除了感到惊诧之外,还有极端的陌生。她与徐珊交往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这扇门在她面前这样关闭过,每次都是徐珊叫涂亮送她下楼,如果涂亮不在,她会送进电梯再道拜拜。陈芷汀好一阵缓不过劲来。慢慢地,一阵委曲涌上心头。裘江无情,徐珊也无义。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们联手上演无情无义的戏码?

她忍住鼻中的酸涩,怏怏下楼,突然想起韩敬权“用屁Yan上课”的话。当时只觉得粗俗,这会,在狭小的电梯间,感觉突然上升起来,两个太阳穴针刺一样疼,眼睛又干又紧,口中分泌的唾液又苦又涩,浑身的血扑突突地沸腾,一阵耻辱涌上心头。电梯快速下降,耳内嗡鸣,小腿发软,心肺扭结得喘不上气来……

要开家长会了,潘小琼是初二下学期才接手8班的数学课和班主任,她决定从初一开始,将8班各方面的情况做一个大梳理、大汇总,让学生和家长通过8班的成长道路看到她接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家长支持。李红英很支持,给教务员打招呼,让潘老师去查这一届德育线和教学线各方面评比的获奖情况。潘小琼记得教室里张贴了一张初二年级“古诗文朗诵大赛二等奖”的奖状,还有全班上台表演时的集体照,德育处的登记表里8班却是优秀奖。按常规评奖,一二三等才是竞赛优胜的奖项,优秀奖只是安慰,意味着竞赛的失败。潘小琼觉得奇怪,将获奖班级抄下来去问李红英。

“没有3班。张健正的班是安慰奖,当时他还很不高兴,他班上文娱委员找到我,好一通不乐意,我还批评了她。”

潘小琼不想理张健正,张健正却不在意她的冷漠,立刻跑来拿走了潘小琼抄的纸片,到德育处核对,的确3班是二等奖。怎么奖状写成了8班?找到写奖状的美术老师,说是贾主任给的获奖名单,他只是照抄。

“不可能写错。3和8,多出两个洞口,我怎么可能看错?”

美术老师乐呵呵地挥笔写出一个3,一个8。

“一个都不可能错。我写字的,多一点少一点很重要,这是职业特点。”

一般情况下,比赛结束后获奖学生和班级的名单会抄正两份,有原始分的一份给德育处存档,只抄录名单的一份给美术老师写奖状。问题只能出在给美术老师的那份名单上,是不是抄错了,或者私下改动了,最后就是,为什么改。

虽然只是过期的奖励,但因为牵涉到张健正,而且还是全校性质的集体比赛,李红英将此事汇报给毛校长。毛校觉得不可小觑。每个学年一次的大型活动,初一军训汇报演出和歌咏比赛,初二诗歌朗诵和学科竞赛,初三综合素质大检测和学区联考,哪一个是随随便便能拿奖的?老师带着学生辛辛苦苦,不求名不求利,只图学生开心班级荣誉,还能把获奖名单弄错?!

德育处存档的名单清清楚楚。找到抄录的学生,正好是4班的佘晓凤,她说绝对没有抄错,是她在发完奖后告诉3班文娱委员,他们班是二等奖,文娱委员才过去找李级长闹的,结果挨了一顿批,疑心是级长嫌3班纪律不好故意涮下来的,她说出去会给老师惹事,让文娱委员发誓绝不出卖她。

那问题就出在贾晴那。这项活动跟办公室没有关系,贾晴在那因为她是语文老师,即做评委又做组长,但不需要领导去送名单。根据贾晴一向的作风——那谁都不好说了。毛校长安慰张健正,德育处弄错了一定会负责,给3班补一个奖状。

“现在补还有屁用!获奖就是为了开心。开水锅上架包子,蒸一个热气腾腾!现如今黄花菜都凉了,还补什么?补他奶奶的脚后跟!”

毛校长感到是学校领导出现的失误,没有计较张健正说糙话,说脚后跟已经很文明了,安抚他说,在初三的绩效评比中会把初二没有加入的分给他加上。张健正开口想说有什么鸟用,看到李红英用眼睛锥自己,一摆手,不说了,径自走了。

李红英帮张健正分析,贾晴有什么必要针对他?会不会真的是美术老师写错了?张健正一拍后脑勺,想起初二期中考试后的一件事。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真是冤枉君子了。君子是读书人,读书人才能称得上君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君子大多把仇怨消解了,说不定还会抚养仇人的后代以安抚自己那颗曾经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暴戾的心;只有小人报仇,此刻动手是上策,三年不迟是中策,十年不晚是下策。

张健正估计自己中了上中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