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小学见闻二

潘老师看着选出的班委,心中不自觉的平静下来,看着只有竞选劳动委员的朱元英,眼珠转了转。

潘老师坚定的问道:“各位同学,是否有兴趣,竞选劳动委员。特别是竞选班长、学委失败的同学……”

落败的同学,看着劳动委员,又看了一下刚竞选成功的迟家诚、俞雪红,最后还会摇了摇头,谁愿意在竞争对手手下做事情,特别的没面子。

最好,潘老师无奈的,看着朱元英,说等一下下课后,朱元英、迟家诚、俞雪红三位同学留下来一下,我们简单召开一个会议。

随后,同学们在迟家诚的组织下,前去教学楼搬来了60块水晶状的石头。

在潘老师的组织下,一个个水晶石状的石头分发在各自同学的桌子上。

潘老师,这是现代最新的发明,需要每个月用真气,充一次。大家回去后,在看着说明手册,在父母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水晶书。

好了,现在,可以下课了。同学们。以后,明天记得准时来上课,明天见了。

随着下课铃声的发出,同学跟鱼群一样,鱼贯而出,形成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

在班级会议中,潘老师介绍班委的主要职能,特别嘱咐迟家诚、俞雪红,要协助好老师做好相关的工作。最后,让朱元英认真组织一下卫生,配合迟家诚、俞雪红管理好班级。

朱元英看着潘老师的态度,突然想起了什么,又不自觉摇了摇头,内心告诉自己,不要把人想的那么恶。

随着,潘老师的离开。

迟家诚在家庭养成的习惯,马上大声说道:朱元英,你以后要听我的话,以后,我保证带你去我爸妈那里吃香喝辣的。

俞雪红看着迟家诚,作为一个女生,想说什么,但是又说不出口,作为书香门第的子女,有自己的矜持。

随着班委会议结束,俞雪红就匆匆的离开,作为7岁的孩子,心智还是有点不成熟,喜形于色,现在成功当上学委,急着跟家里人去分享着个喜悦。

迟家诚,作为班长,那种喜悦,更是无法比拟,拉着朱元英,一直说,以后他会成为最厉害的武进士。

朱元英作为成年的人,对于父母只能知道生活资料,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和上学问题,对于很多人,已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人生道路上,却无法给予多余的帮助。

所以,朱元英的见识、格局、视野,远远比不上迟家诚,特别对这个社会的认识。

朱元英奉承道:迟家诚,那么厉害。为什么老师说要选班子,直接内定就好,为什么还要自荐,然后再指定,不是很麻烦吗?

迟家诚大大咧咧,元英,你还是差点,不过你又自知之明,选择劳动委员这个岗位。班长、学委的竞争,都是背后势力的竞争。我爸,早在开学前,就带着我,一方面,跟校长见面聊天,另一方面,走到潘老师的家里,给潘老师送礼了。其他家长,有的也送了,这是听我爸闲言碎语说的。只是,我爸还认识校长,所以,这个班长肯定是我的。其实,有一个同学,给潘老师送的礼最多。但是,潘老师,其实想选另一位同学,但是畏惧权势,所以,用威严逼我放弃。我爸跟我说,潘老师一般会让孩子自荐,如果我不站起来,到时候,我爸找潘老师,潘老师也可以推脱说,是你孩子不选,我也没办法。我的讲话稿,早在我爸妈面前,背了好多次了。

朱元英看着,默默的不说,但是心里感觉怪怪的感觉,其实有这种猜测,但是他始终不承认。

很多,男主一来到异世,就可以称王称霸,那跟充钱玩游戏有什么区别。其实,本质上,这个世界变得是术,不变的是道。以前,用电,用科技,但是人身上的传统文化、职业带来的价值观,都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孩童的为人处世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逆天改命,需要一定的时势,才能冲击固有的思维,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

朱元英听着迟家诚说完,就准备回家。

但是,迟家诚一直拉着朱元英,去他家。朱元英刚好想看看,自己真气的学习,与迟家诚这种有钱人的区别。

潘老师,作为一位老师,也是从底层奋斗,慢慢爬上来的。他知道,什么可以得罪,什么不可以得罪。

潘老师最大的依托,就是这份职业,礼品只是锦上添花。

所以,潘老师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看着收的礼品,划掉迟家诚、俞雪红的名字。

潘老师嘴中不自觉的说道,都怪朱元英,不然我还能划掉一个名字。

……

在一位家长家中,潘老师把礼品放在桌子上,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次竞选,因为有领导的要求,所以不能选你的孩子,真的不好意思”

那位家长苦笑道:“既然有领导要求,潘老师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这礼品,也是潘老师的辛苦费。”

潘老师心中明白的很,现在,那我家长的孩子,目前在班级读书,尽管心中不愿,也不敢收回去。但是,等孩子毕业,把老师反手举报的,也不少见。潘老师有一位同事,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把工作都搞没了。

潘老师淡定的说:“没有帮你们做好事情,已经是我不好意思。以后,您孩子在学校,我也会更加的关注,这礼品我就不收了……”

潘老师推脱中,拒绝了礼品,并跟那位家长挥手告别。

算了一下,潘老师又走敲上另一位家长的门。

……

潘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进门,就听到“爸爸回来了,要抱抱……”

顿时觉得压力全无。

潘老师也是天之骄子,但是,结婚后,发现有了自己的孩子后,面子什么都不重要。

潜规则,就是随波逐流,让自己的生活更好。

特别是好的大学,父母需要投入的资源,特别的巨大,收的礼品之类,都是为了孩子

尽管,潘老师心中不忍,但是看着孩子的眼光,眼光不自觉的坚定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