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初练剑入境正气歌

下了山,林寿昌搭着外甥的肩膀,诡秘地笑问道:“嘿,小子,你开始梦遗了没?”

陈欢一愣,搔了搔后脑勺,说道:“舅舅你说的是……梦游吗?”

这话一出,林寿昌一脸尴尬,顿时摇头大笑起来,说道:“等再长大些,你就明白了!嘿嘿,到时候,舅舅给你做媒,为你讨个如花似玉的娇妻!男人嘛,总得成个家,传个后……”

陈欢却满不在乎,只是爱不释手地摸索着手中的龙骁剑,豪气干云地说道:“这话是不错,不过,大丈夫更应该仗剑江湖,行侠仗义,而不是像项羽那样空有一身盖世武艺,却被儿女情长所累!”

听见这话,林寿昌眉头一皱,只觉得身旁这个毛头小子终将展翼云天,而不是被这小小的八达马帮所束缚。

甥舅二人信步来到武师院中,只见松柏苍翠,楼台交错,其中又分隔成了多个院落,分别教授刀枪剑戟等等各类武艺。早听人说起,八达马帮的五位大马锅头各有绝学,寻常走马只需安排门徒押送,唯有碰上艰难险途、珍贵物资才由他们亲自领队走商,闲暇之余则在这武师院里开门授艺,培养后继的武师。这一路走来,眼见各院中有耍刀的,舞枪的,人头攒动,寒芒夺目,陈欢瞧得眼花缭乱,这才知道所言非虚。

来到本门庭院时,见由陈耳领头,院中竟然只有七八个师兄练剑,而且个个都无精打采,这让陈欢心里颇为失望。

林寿昌一眼看穿了外甥的心思,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师父行事严谨,只让陈耳代为传授一些入门剑法,至于蜀山剑道则绝不外扬,所以,本门收徒虽然多,但出师也快,久而久之,也就显得冷清了!”

见大老爷亲临,陈耳身影腾挪,宛如猿猴,剑芒闪烁犹如雷电,看得林寿昌也是赞不绝口。

剑法使罢,陈耳收剑入鞘,身如飞燕似的落在陈欢甥舅面前,躬身行礼:“陈耳见过帮主!”

林寿昌赞许道:“许久不见,师侄的剑法又精进了!”说着,他挽着陈欢,指指他手中宝剑,说,“这是我外甥,也是徐先生新收的弟子,来时,徐先生吩咐他和你同吃同住,今后你们就是手足兄弟,师侄可要要多费心了!”

陈耳恭声说道:“师侄一定尽心尽力!”

林寿昌上下打量着陈欢,沉声说:“咱们甥舅初见,本不该将你安置在这武师院受苦,只是徐先生的意思我也不好违背,今后你若嘴馋了只管上山来,我让厨子给你做好吃的!还有,除了月圆听道之时,每天晚饭后你就到兰心阁来,和你的表姐妹们一起读书,大丈夫,光有武艺可不行啊!”说完,他拍拍陈欢的肩膀,转身走了。

见林寿昌走远,陈耳目不转睛地盯着陈欢手中的龙骁剑,惊声说:“这不是师父随身携带的龙骁剑么?他竟然送给你了?”

陈欢点点头,苦着脸说:“是啊,就是有点重!”

不久,有仆人领着陈孟皮一路寻了过来,只见他背着行李,一瘸一拐的,陈耳当先相迎,接过行李,领着陈欢父子来到了住处。

这是武师院中空置出来专门留给马锅头的寝室,桌椅齐全,环境清雅,陈耳把行李安置在床上,和气地说:“这本来是师父的卧榻,只是师父潜心修道,平日里又要领队赶马,这床一直都空置着,而宿舍里也就冷冷清清,虽是两张床,却只有我一人,从今以后,你就睡师父这张床,咱们师兄弟朝夕相处,那就热闹了!”

听得这话,陈欢也呵然笑了。

望着眼前雅致的居所,陈孟皮也为儿子高兴不已,恭声说:“小儿年幼无知,今后还请先生多多担待啊!”

陈耳连忙道:“叔叔太客气了!”说着,他识趣地退了出去。

帮着儿子收拾好了床位、行李,陈孟皮坐在床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约摸杏子大小的红布包,语重心长地说:“拜师学艺,本来是要交钱的,幸好你舅舅免了咱们一切费用,这钱没用上。不过,俗话说得好,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你出门在外,到处都要花销,这钱你好好装着,想买什么就买,想用什么就用,千万别省!爹爹多接些木工,多编些筐,什么时候没钱了,你就到镇子上,村里总有人来赶集,你托他们带个话,爹爹给你送钱来!”

听得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陈欢不禁两眼通红,喉咙口好似堵着一个鸡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路送父亲到了镇上,陈欢这才止步,望着父亲远去的清瘦背影,他的心底酸酸的,甚至莫名地有些舍不得这个曾经让他一度厌恶鄙夷的人。

回到练剑场时,见到师兄们正在练习剑法,陈欢心中的伤感稍稍淡了,他颤巍巍地走在队列的最后面,开始生涩地学了起来。

顾念到陈欢初学乍练,弟子当中又有几位也是初入马帮,陈耳老调重弹,朗声讲述道:“接下来,我演练的剑法乃是《奔雷》!顾名思义,此剑势若奔雷,快如闪电,其精义就是一个快字,以致让对手来不及做出反抗。”

说着,陈耳特意将剑法演练得分外缓慢,尽管如此,还是让初入此道的陈欢目不暇接,练得捉襟见肘,而龙骁宝剑十余斤的分量更是让他无法驾驭,身形踉跄,好似一个醉汉。

这时,他偷眼去看身边的师兄们,只见他们手持利剑,左右腾挪,年纪也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却隐隐有了一代剑客的气势,陈欢心中羞愧难当,只好紧紧握住手中宝剑,咬牙坚持着……

散场以后,众人各自将长剑摆回剑架之上,熙熙攘攘地去了食堂。身边的同门一离去,陈欢再也坚持不住,一屁股坐在场边的石墩上,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持剑的右手好似不在身上了,正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这时,陈耳走了过来,问道:“累吧?”

见陈欢无力地点了点头,他呵呵笑了起来,说,“第一天练剑,何况用的还是龙骁剑,师弟能坚持下来,已经不易了!”

说完,陈耳盘膝坐在他的身边,双掌交叠,掌心向上,丹田结印,沉声说道:“每每倦怠的时候,体内潜能蓄势待发,正是修炼的良机!此刻,旁人都忙着用膳,没有人来到练剑场搅扰我们,师弟且学我姿势,让身心放松,由我来传你调息引气的法门!”

听见这话,陈欢不由得精神一震,知道这就是修真打坐之法,便勉力调整身姿,依照师兄指点,使头顶和会阴连成直线,从而保持督脉顺畅。

接着,陈欢遵照师兄的教导,舌顶上腭,以意念微微提肛,闭目静心,以鼻子吸气,再从口里徐徐呼出。随后,又以意念引导内气,从下丹田起,至会阴,过肛穴,然后到达督脉,通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转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汇至舌尖迎香,穿膻中,最后下还丹田,完成一个小周天。

紧接着,只听师兄雄浑的声音传入耳中,“周天回寰,心肾相交,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水火既济便真气生,精、气、神汇聚丹田,则道成!”

于是,陈欢照着这法门,继续运气,隐隐约约之间,只觉得小腹有一股温热之感升腾,仿佛身在云端轻松舒畅!

有了这等身心愉悦的体验,他更是乐在其中,接着引动内气在任督二脉间运转,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人体的经脉,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二脉相连,则血气通畅,一身疲惫也就在内气运转的同时渐渐消融了。

见师弟一点就通,再回想自己初次调息练气之时,左右不得其法,甚至蹉跎月余才初窥门径,陈耳惊讶之余,也想看看这个师弟的能耐,又见院中清静无人,便朗声说:“蜀门正气歌,剑道玄冥法,卷分天地人,章罗上下中。今日传你地字卷上章,此章含十二节,乃是修炼之根基,师弟且细听!”

早听舅舅对这《正气歌》推崇备至,陈欢激动之余,不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听,只听陈耳吟诵起第一节:“浩瀚乾坤存正气,缥缈寰宇无极开。虚极静笃金光耀,还丹结自虚中来。”

这是《正气歌》开宗明义之篇,紧接着便是十一节详尽的修炼歌诀,陈欢凝神静气,听师兄逐字逐节讲解,一边按着其法门,引动真气运转于任督二脉,环绕小周天,一边又分出真气游走在四肢要穴,继而回转成大周天。

这期间需将意念一分为二,导引大、小周天,互相交融,运转起来,生涩曲折,他却好似一个初学走路的婴孩,在陈耳的悉心教导下,跌跌撞撞地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

周天汇聚,阴阳调和。此道一成,陈欢犹如醍醐灌顶,周身经络隐隐汇通,交接成一片,浑身温热,仿佛置身于温泉之中,内视丹田,只见华光闪闪,真气氤氲!

眼见陈欢周身真气鼓荡,陈耳只惊得目瞪口呆。

正所谓大道无常,修真法门也因为教派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其境界无非九重:气寂、空灵、还丹、清净、神静、大丹、寂灭、化虚、逍遥,他明白,陈欢此刻已然迈入了引气入境的气寂期!

气寂期,虽是修真练道的最低境界,却往往印证着每一位修真者的天资。

一般说来,普通资质的人最少也要花费五年;而中等资质的人则需三年,正如陈耳自己;纵然是上等资质的人往往也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踏入气寂期。而眼前这个新来的小师弟,初学道法却一日入境,这怎能不叫人瞠目结舌?

陈欢依照《正气歌》法门运气修炼,只觉四肢百骸中暖流跌宕,越是深入越觉奥妙,这时,耳边传来了陈耳浑厚的声音:“且听收功法门,一气即入纳丹炉,胎儿玄身存万古!默念九遍,恢复气息,慢开双目,平视前方,内气回收丹田,即可收功!”

陈欢依样施法,徐徐收功,只觉眼目清晰,精神抖擞,侧脸一看,见陈耳师兄已经端着饭菜站在一旁,而头顶太阳炽烈,已是日上三竿,不禁惊讶地问道:“怎么……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午后了吗?”

只见陈耳嗤嗤笑了起来,摇头长叹道:“师弟呀,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正是修真无时日啊!精神沉浸在道法之中,往往察觉不到时光之流逝,所以,那些玄门高士悟道修真,每每坐关,动辄数月甚至几年,不吃不喝反而愈加精神矍烁!”

说到这里,他放下碗筷,笑道,“不过,咱们离那等玄奥境界还很远,该吃还得吃,方才,我见你沉浸在妙法之中,不忍打扰,如今练剑时辰将近,还是请师弟吃一点东西吧!”

听到这话,陈欢忽然也觉得腹中饥饿起来,感动之余也不多说,当即大快朵颐起来,白菜、豆腐、米饭,这样的规格,对他而言显然是大餐了!

饭后,众师兄弟一个接一个回到了练剑场,陈耳就向大家介绍起了陈欢:“诸位,这位是师父新收的弟子陈欢,今后就是咱们的小师弟,大家欢迎!”

听得这话,所有人齐唰唰地回头盯着陈欢,因为他们知道“师父新收的弟子”的含义,见七八道陌生而又火辣辣的目光射来,他顿时脸颊赤红,忙不迭低下了头,用蚊萤扑翅般的声音说道:“我……我叫陈欢,来自桃花村,还请诸位师兄多多关照!”

只见众同门持剑拱手,向他见礼,有个清瘦师兄更是恭声说道:“你是师父新收的弟子,日后得到师父真传,倒是我们要请你多多关照呀!”

闻言,陈欢心底一热,拱手回礼,笑道:“不敢!”

当下,陈耳领头舞剑,一边演练剑招,一边讲说剑法的要领,陈欢则站在最后,跟着众同门一齐学习。

气是道之根,丹田之中孕育出了一股真气,自然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本体的精与神。

此刻,丹田之内已经孕育了真气的陈欢再运起手中这柄龙骁剑来,明显就没有今晨那么吃力了,更奇妙的是,尽管初学乍练,但陈耳传授的剑招,他却一学就会!只见他手握一柄断发利刃,身影腾挪之间,连连挥除夺目剑芒,逼得身边的师兄们退避三舍,好似一位老辣的剑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