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造福当代功在千秋

“老夏,我们不讨论这个话题。”杨泉听了虽有点不快,但还是笑眯眯说道:“只要这个项目袁老觉得也可行,几百亿算什么?”

“嗯,把项目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示范区,很多都会有可能的。”罗汉桥说道,“余董小小年纪,没几年时间,从几千万到上百亿一年的销售都开始实现了。我们山昌县想要做个千秋工程项目,有什么不可能实现呢。”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说是,对夏国东的质疑,都开始持不认可态度。

夏国东见气氛对己不利,连忙说道:“罗书记和杨书记说得对,只要袁老都觉得可行,这事也完全没问题的。何况余董实力渐涨,我对他也很有信心。”

“嘿嘿,我是土生土长的山昌人,很希望能为山昌人民建设长效收益的项目做点事情,为实现地方财政的长期增长而努力。当然,我们集团也会在其中发展壮大,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余俊笑眯眯说道。

众班子成员听了点头,毫不余力地夸赞余俊不愧是山昌人民的好子弟。

“各位,我虽然调离山昌县了,但山昌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在座各位在杨书记的领导下,设法把这两个项目争取下来。你们想想看,每年旅游人数至少会增加一千万以上,人均消费一百元,就是十亿,何况远远不止人均一百呢。这以点带面的项目,能给我们山昌县带来很多意向不到的更多好处的。”罗汉桥想想都有点激动,大声地说道。虽然后面政绩会与他无关,但他与袁老紧紧挂钩,与余俊深度联系,后面担任个书圣小镇荣誉镇民,还是完全可能的。而他这次虽然调了,还与余俊一起去拜会袁老,意义更为不同,势必给袁老留下很好的印象,获得更多方面的瞩目和认可。

“谢谢罗书记,老罗在调都要调的情况下,还热心关注着我们山昌县的发展,要亲自陪同余俊去拜见袁老,这种兄弟般无私的情义,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杨泉深表感谢,希望能尽早听到你们去京后的好消息。”杨泉拿起酒杯,向罗汉桥和余俊示意着,对他们俩表示着感谢。

夏国东听了点头,笑嘻嘻地贴上来也敬了敬罗汉桥和余俊,说着一些客套话。

这顿晚餐,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下进行着,直到罗汉桥说时间差不多了,他要先告退了才结束。

众人围着,把罗汉桥送上了车。罗汉桥跟杨泉和余俊打着招呼,说星期二晚上再见,这才关上车门挥手让司机开车走了。

杨泉随后也跟其他人挥手告别,他让余俊一起坐车走,说先去包装厂看看。

余俊点头说好。毕竟这么大两个项目,四五天要赶项目书出来,他还是有点担心的。虽则说他今天把相关方案说得很仔细了,这帮人能领悟多少他心中还是没底。

余俊在路上跟张建军和徐国强打了个电话,说他和杨书记在去往厂里的路上。

“我们都在包装厂,都在会议室呢。”徐国强笑眯眯说道。

一九九五年的城区,市民摩托车和小汽车拥有量虽然多了起来,但还不是很多。路上行人也不多,他们汽车驶过,还是引起了市民的注目礼。

红绿灯少,车辆不多,很快就到了包装厂厂区。张建军和徐国强早早等在了停车场,迎接杨泉的到来。

“老徐,张厂,你们辛苦了!”杨泉下车后热情地伸出了手,跟前来迎接他的徐国强和张建军握了握手,问询开展得怎么样?

“大伙在余董的激励下热情高涨,都以能参与这样的项目为荣。我答应他们,一旦项目落地,把参与前期项目设计的所有人员名单,刻碑纪念。”徐国强笑着回答道。

“呵呵,徐局你这主意不错。让他们有荣誉感,工作的热情就不一样了。”余俊听了直竖大拇指,不遗余力地赞誉道。

杨泉听了点头,说这个安排不错,老徐不愧是多年的好干部,做点事情经验还是丰富的。

徐国强被他们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请他们上去会议室,给大家再鼓鼓劲。

等张建军引着杨泉和余俊进了会议室,一群忙碌的设计师傅齐刷刷地停了忙碌的脚步,鼓起掌来,欢迎杨泉的到来。

杨泉笑眯眯地挥着手,示意大家先坐下。

“各位师傅,杨书记百忙之中抽时间赶过来看望大家了,大家热烈欢迎一下。”张建军笑着说道。

会议室顿时再次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徐国强摆了摆手,笑着示意大家先静一静,“大家先静一静,听杨书记给我们指示几句…”

“大家辛苦了!”杨泉笑着说道:“我代表山昌县九十三万人民,包括其中有你们的亲友,要感谢你们连夜工作。这次两个重大项目,是具有跨世纪重大意义的。我们要为能参与在其中设计和建设,感到高兴。一生之中,我们能做有意思的事情固然不少,但做这么有意义的工作,我想实在是很少的。这是一项造福当代,功在千秋的项目工程,不仅仅是做一个工程这么简单。我代表山昌县感谢在座的每一位的努力,希望你们在余董和徐局他们的引领下,尽快把项目计划书做出来,让袁老对我们有个肯定的认可,让项目能尽早落地,为山昌县经济政治生活上新台阶作出重大的贡献。”

众人听了兴奋点头,鼓掌,斗志昂扬。

杨泉表示大家有啥需要,他作为县里代表会给全力以赴配合和支持。

徐国强见杨泉说完,带头鼓起掌来,代表在座师傅发言,说坚决拥护县里决策,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任务,打赢这场划时代意义的项目仗。

杨泉见众人点头鼓掌,情绪不错,也让余俊讲几句。

“谢谢各位师傅晚上就投入工作了,大家都辛苦了!有什么想法和看法,都记得拋到桌面上,让更多的人看到讨论。只有众策众力,这两个项目规划书才会做得更完美,更有吸引力,吸引到各上级部门对我们要搞地方建设的有力支持。”余俊笑眯眯说道。

钱军说余俊这想法好,会马上采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