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三丁抽一,四六开税

见蔡德章满脸喜气洋洋,黄文炳笑着上前问道:“知府大人,有何喜事?”

“黄通判啊!你来看看!”

蔡德章欣然笑道:“最近,这江州府四周的那些黔首难民,不知怎地,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我爹对此大为欣喜,趁机向皇上表彰了我的功绩。”

“皇上龙心大悦,赐我黄金百两,锦缎千匹,还赐给我一桩肥差!”

“哦?”

黄文炳饶有兴味问道:“不知是什么肥差?”

“朝廷最近与西夏战事正紧,又不得不分兵与大辽交战,前线的兵士和粮饷,都已经极为匮乏。”

蔡德章笑呵呵道:“皇上特意派蒲东巡检关胜,来咱们江州征兵征粮嘞。”

对于寻常官员来说,征兵征粮是很头疼的事情。

但是在蔡德章看来,这便是他赚银子的机会。

因为,作为朝廷取财于民的媒介,官府可以从中抽取至少二成的好处。

譬如,朝廷要征集五十万石粮米,他们便可以向百姓们,征收六十万石。

将其中四十万上交朝廷,说本地刚闹了灾荒,只能凑出这么多来粮米来。

剩下的二十万石,便都可以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了。

“征粮,征兵?”

黄文炳皱了皱眉,沉声道:“大人,我可否看看您的家书?”

“拿去!拿去!”

蔡德章盘算着这次该如何狠狠的赚上一笔,随手便将书信,交给了黄文炳。

黄文炳仔细阅读一遍,不由得脸色一变。

“大人,这次征粮事宜,恐怕不是肥差啊!”

“怎么了?”蔡德章不解问道。

“大人,您看,蔡太师在信上说,朝廷本次征兵征粮,规定了严格的数额。”

黄文炳苦着脸说道:“粮草一百万石,士卒三万名,一石一人都不可短少。”

“大人,您看着……”

蔡德章愣了愣,急忙将信抢过一看,还真是这么回事,顿时整个人垂头丧气,沮丧地瘫坐在椅子上。

“这……我爹这不是在坑我嘛?”

“就算江州是鱼米之乡,钱粮富裕,也禁不起这么搜刮啊!”

凭借江州的民力,交三十万石轻轻松松,四十万绰绰有余。

若是交五十万石,就会让百姓们受到影响,必须从自己的口粮中,进行缩减。

六十万石,便多少要伤筋动骨,百姓每天三顿饭,要减到两顿饭。

朝廷此次却狮子大开口,直接征集一百万石粮草。

这简直就是要敲骨吸髓,将江州给洗干了。

更重要的是……

“粮饷都让朝廷搜刮去了,我还赚什么?”

蔡德章苦着脸说道:“更别说三万名士卒,我上哪里去给他凑?”

“朝廷就发了我百两黄金,却要直接把江州的油水,给刮干净。”

“要不我将这黄金,给皇上退回去算了!”

看着蔡德章失望沮丧的模样,黄文炳眼睛滴溜溜的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大人,在下有个主意。”

“不仅可以交上朝廷的要求,还能让大人自己也有的赚。”

“哦?”

听闻此话,蔡德章挑了挑眉,激动问道,:黄通判,有何妙计,快说!”

“大人,按照惯例,如果朝廷要征收两样东西,那彼此之间便可以相应互补。”

黄文炳神秘笑道:“譬如此次,朝廷要征收百万石军粮,三万士卒。”

“若是咱们交上八万士卒,那军粮只需要交七十万左右便足够了。”

“不错!是有这个惯例!”

蔡德章点了点头,疑惑道:“可是,江州生活安逸,百姓无心参战,人比粮更缺。”

“连三万都凑不齐,上哪里去八七万?”

黄文炳微微眯起眼睛:“若是让百姓们自愿报名,自然是凑不齐。”

“所以,才需要官府来迫使百姓们自愿。”

“大人,何不采取四六开税、三丁抽一之策?”

蔡德章好奇道:“何为四六开税,三定抽一?”

“按照朝廷规矩,农民们每年需要交上二成的收成,作为本年田赋农税。”

黄文炳笑着说道:“而四六开税,便是于战时的权宜之计,由官府占其六,百姓占其四。”

“而且,不是等到农民们年末秋收,而是直接从百姓家中的口粮去取。”

“如此一来,凑齐百万石粮食,便轻而易举了。”

“而三丁抽一,则更简单了。”

“家家户户每有三口人,便要抽其一名男丁,强征为兵。”

“江州有二十多万户人家,将近八十万百姓。”

“再加上还有那些无家无室的破落户,可以直接烧起房屋,逼其为卒。”

“若大人以此方略行事,凑齐十万兵马,有何难哉?”

听懂了黄文炳这番解释后,蔡德章忍不住拍手大笑道:“哈哈哈哈……黄通判,你这计谋高啊!”

“好!着你替本官,拟写一份告示,就按照你的方略来!”

“属下遵命!”

黄文炳谄媚一笑,眼中流露出一抹阴险之色。

蔡德章生性愚蠢,但他可不蠢。

三丁抽一,四六开税,会有何等后果?

那自然是人心不稳,民心尽失,乃至官逼民反。

但是,那又如何?

自己此次帮忙筹措足了军饷,蔡德章必然在关胜面前,对他大加赞赏。

有了关胜的引荐,自己便很有机会重新出仕,甚至到京城高就,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时候,自己便离开了这个常年潮湿的水乡。

只要自己能升官发财,便是身后的江州城满目疮痍,又与他何干?

……

这几日,揭阳军粮厂在做最后的准备。

只等主管和科长们,将所有员工培训完毕,便可以正式开工。

但是,让潘雪儿有些奇怪的是,这几日下来,竟然又有不少人前来投奔。

这些不是难民,而是城中的农户和商贩。

而且,人数还绝对不少。

陆陆续续加在一起,足足三千多号。

直接让一些原本人手有些捉襟见肘的车间,变得富富裕裕。

“穆弘兄弟,这是怎么回事?”

看着手中这份新成员的名单,潘雪儿不由得满脸好奇。

“这四方的难民,都已经被咱们征召干净。”

“怎么会又有这么多人,主动前来投奔?”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