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个敢教,一个敢用

张顺、穆弘等人闻言,面面相觑,都不解地摇了摇头。

这些来投奔的百姓,非常蹊跷。

绝大多数,都是有家有室,甚至于在江州城内有自己的铺户或田产。

但是,却直接抛弃了自己的事业,拖家带口前来投奔。

这现象,实在是太古怪了!

柴皇城略一犹豫,说道:“潘副会长,我可能知道原因。”

“百姓们之所以前来投奔,很有可能是不满江州府衙出台的昭示,所以才到我们揭阳军粮厂来避祸。”

“哦?”

潘雪儿闻言,饶有兴趣的问道:“什么昭示?”

“朝廷最近与辽国战事吃紧,下令要在江州征集粮草一百万石,征收士卒三万名,一石一人都不可短少”

柴皇城解释道:“知府蔡德章,认为凭江州府的民力,无法支应这么沉重的徭役赋税。”

“无为军通判黄文炳,便给他献了一计,让他实施四六开税、三丁抽一的策略,在整个江州府都张贴了昭示。”

“啥玩意儿?”

潘雪儿闻言,微微怔了怔,忍俊不禁道:“四六开税,三丁抽一?”

“不错!”

柴皇城点了点头,解释道:“所谓四六开税,便是将百姓们家中的存粮分为十份,自留吃用其四,上交给朝廷其六。”

“所谓三丁抽一,便是家中每有三个成员,便要出一名男丁……”

“不用解释,我懂!”

潘雪儿摆了摆手,忍俊不禁笑道:“这等杀鸡取卵的计谋,也叫办法?”

“真是一个敢教,一个敢用!”

“这个黄文炳,真是奸的冒脓,坏得流油。”

“这个蔡德章,也真是蠢得可爱,傻得可以啊!”

四六开税,三丁抽一,源自汉末三国时期。

是时,关羽失荆州走麦城被斩,张飞也因鞭挞士卒而遇害身亡后,刘备恼怒之下,决意东征伐吴。

由于当时蜀国国力有限,粮饷不足,蜀尚书令李严便给刘备奉上这么一条策略。

诸葛亮认为,此计劳民伤财,如若杀鸡取卵,不亚于是透支国力,燃烧民心。

但彼时,刘备报仇心切,不管不顾,毅然颁布了这项策略律法。

结果呢?

陆逊夷陵一把大火,将刘备烧得大败而归,多年来积蓄的国力,全都毁于一旦。

刘备兵败之后,狼狈而逃,却连川蜀都未能回去,便死在了白帝城中。

若不是刘备死后,诸葛武侯力挽狂澜,将川蜀之地的民心,重新平定安抚。

怕不是那个时候,蜀汉就要直接终结,使汉末三国鼎立,变成两国之争了。

当初潘雪儿阅读这种历史的时候,心中就十分为诸葛武侯鸣不平。

即便卧龙先生再怎么智谋超群,也带不动桃园三坑啊!

潘雪儿当时就想,刘备英明一世,怎么就听信李严的话,用了这种劳民伤财的策略?

你若真的那么不管不顾报仇,何不做得再疯狂些呢?

三丁抽一,大儿当兵。

三丁抽五,带上父母。

三丁抽六,别忘老舅。

三丁抽八,全家梭哈。

三丁抽九,狗也带走。

……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那个时候,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心想要报仇雪恨,使出这种昏招,也算是情有可原。

但是,现如今蔡德章只不过是面临朝廷的军粮和征兵,便使用这种再昏庸不过的下下之策。

即便蔡德章不明白三丁抽一的严重性,难道黄文炳还不知道吗?

当然是知道的!

但依潘雪儿估计,他就是明明知道其危害和弊端,却仍然献出此计。

为的,就是让蔡德章被朝廷嘉奖,自己也跟着立功,得以升官发财,乃至进入京城高就。

嗯……黄文炳是干得出这种事情的。

按照原著发展,黄文炳就是个绝顶聪明,也极为恶毒的小人。

在原书中,他也是为数不多能让宋江吃瘪的人。

前期,宋江凭借自己及时雨的威名,每到一处,只要报上自己的大名,就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有一群江湖好汉跪下叫哥哥。

后期就更不用提,作为堂堂水泊梁山的土匪头子,造反f4的首席大哥。

战辽国,征田虎,讨王庆,一直到最后荣获楚州安抚使,一路仕途都堪称顺畅无阻。

他这辈子吃过最大的亏,恐怕就是在江州了。

浔阳楼提反诗,被黄文炳看到后揭发,关进江州大牢中。

挨进了板子拷打不说,还被灌下好几斤屎尿,还确认是真疯,还是装疯。

最终,却仍然被黄文炳识破,险些砍了脑袋。

若不是晁盖等人前来搭救,怕不是《水浒传》在那个时候,就要提前完结了。

“这个黄文炳,真不是个东西!”

穆弘愤然道:“江州百姓一直勤勤恳恳,勤俭度日,日子过得已经够苦的了。”

“竟然还进这等卑劣的谗言,为了自己升官,置百姓们的死活于不顾!”

“还有那蔡九,也是个糊涂蛋,真应该将他千刀万剐!”

潘雪儿眯起着眼睛,笑道:“这蔡九和黄文炳,确实不是东西!”

“但是,对于咱们军粮厂来说,可堪称是大恩人啊!”

“原本各个车间的人手都有些不足,干起活来,效率未必能达到预期。”

“但是现在,灌注了这么一大批新鲜血液,咱们军粮厂的力量,变得以前更加强盛。”

“三丁抽一,四六开税,真是个好计策啊!”

潘雪儿当机立断,朗声道:“柴会长,你速速将这些新来的人,都分配到各个车间,立刻让车间主管进行培训。”

“明天是三月初三,龙抬头,正是好日子。”

“明日晌午,咱们揭阳军粮厂,正式开业!”

“是!”

柴皇城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前去传命。

张顺、穆弘等人,也都一个个无比激动。

这些日子,他们为了军粮厂的生意,可谓东走西颠,累得精疲力尽。

现如今,这些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要看看,经过这么久的厚积薄发,揭阳军粮厂开业之后,将会是怎样一番轰动盛景。

“张顺兄弟,穆弘兄弟,你们也都去好好准备一下。”

潘雪儿淡笑道:“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